当前位置:安徽上华电缆有限公司(销售部)>>公司动态>>2014年将成为核电复苏的时间窗口
2014年将成为核电复苏的时间窗口
“2013年核电企业整体毛利率接近40%。"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建伟告诉记者,“核电站的整体非常高,按照全寿命(60年)计算,核电运营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1%。"
在沿海核电重启的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嗅到了投资机会。据公开资料显示,太原钢铁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太钢不锈(000825.SZ)的核电用钢产品曾供给浙江三门核电项目、山东海阳核电站等核电项目。公司预计核电产品销售今年会同比增长20%左右。
目前从的核电分布来看,美国在运核电机组100台、在建5台,共计105台,数量居*;法国在运58台、在建1台;日本在运48台、在建2台;中国大陆在运21台、在建28台,共计49台,总数仅少日本1台,总数居*四。
从核电总数来看,中国在核电业中当属前列,但在国内发电量的占比并不高。在目前建有核电站的31个国家中,法国的核电占比是世界*,高达77.7%,韩国34.6%,俄罗斯18%,美国将近20%,中国内地排在zui后,约为2%左右。
“中国的核电占比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10%’对中国而言,是理想数字。"*院士叶奇蓁向记者分析道。
放弃还是重启,对于核电战略,似乎没有中间路线。
国内核电中*发展规划颁布后,中国再次迎来新一轮的核电高峰期。
“对于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积极发展核电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规模总计4875万千瓦,要实现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今明两年就要新开工建设10台机组;另外,‘十三五’期间还需要平均每年开工建设6台机组。即使如此,到2020年核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也不足3%。"核电专家张禄庆告诉记者。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核电建设包括了燃料供给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辅业集团、发电企业核输配电企业等几个环节。而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说,利润分配格局有所不同。目前,在上游即核燃料及原材料生产环节,国内还没有相关的上市公司。
而中游的核电设备制造由于垄断程度高、技术壁垒高,在产业链条上处于有利的地位,定价能力强。在其他辅助设备领域,由于核电产品属于产品,毛利率也普遍较高。此外,虽然上网定价权在国家主管部门,但因为政策倾向,处于下游的核发电企业盈利能力较火电、风电强。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目标为8000万千瓦。而此前业界普遍预期值为6000万-7000万千瓦。由此可见,相关部门重启核电新建项目审批程序正在加速推进。根据目前对2020年前项目建设进度的预测,按CPR1000堆型的核电站平均单位投资为1.2万元/千瓦,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50%左右测算,设备投资总需求为4800亿元左右,2014年设备投资需求约为700亿元左右。
太钢不锈总张志方向记者表示,在钢铁行业陷入困境的大环境下,核电用钢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AP1000堆内构件不锈钢的用料,核电用
硅钢产品都是太钢*的,从核电前端的核反应堆,到之后的发电机组,都需要特殊钢材。这类特殊产品肯定是太钢今后新的增长点。"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囿于核电安全以及体制原因,核电领域的开放必将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
“五大发电集团等企业首先应该积极和已具有核安全资质的企业合作,取得核电项目的参股权。通过参股,不仅要提供相应的资本金,更重要的是派遣一些技术、生产管理方面的人员,全程参与进去。逐步学习、日积月累,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核电项目建设、运营能力,也就不难取得合格的核安全资质。"张禄庆向记者表示,企业可以借鉴大亚湾核电建设中循序渐进的经验。
除去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外,相关企业参与核电资产的投资也是中国核电发展的一大问题。当前,除了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称中广核)外,五大发电集团中,只有中电投拥有核电牌照,是国内三大核电运营商之一。
看好核电的巨大前景,其他发电企业也积极申请核电牌照。大唐集团成立了核电专家委员会,并储备了大量核电人才,但只在福建宁德核电项目中有所收获;华能集团虽然也没有核电牌照,但其控股山东石岛核电项目,筹建国内*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工程,并将目光投向核电技术领域等;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也积极在国内核电项目中寻求参控股。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