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3年

15901754341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采暖系统常见注意事项

采暖系统常见注意事项

时间:2013-11-12阅读:1964
分享:
  • 提供商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650.9KB
  • 资料图片

    查看
  • 下载次数

    486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1964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2)标准图册中直通立式除污器的缺陷 
    国家标准国册中的直通立式除污器由于其安装方便,占地小是被大量选用的设备。但它存在的主要缺陷是规格在DN100以上的除污器上盖是焊死的,当除污器的滤水孔被污物堵死时就无法清除,造成除污器阻力过大而影响供热和浪费电能。另外由于其过滤孔为3—5mm,只能挡住体积大的物体不进入水泵和锅炉,无法过滤更细小的水中悬浮物,因此无法解决换热设备的污染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对此种除污器作二点改造后效果就比较好了:一是上部改为可打开的法是上盖。二是在滤管外加上不锈钢过滤网,其孔径为50目—80目。当除污器前后压力表的差值大于0.02MPa时,即停泵清洗滤网。见图六。改造后可用在任何系统中。 
  
 
     3)标准图中直通卧式除污器的缺陷 
    标准图册中的卧式除污器因其安装方便、占地小,在管径较大的系统中常作为设备。其主要的构造缺陷是过滤部分不是采用孔板形式,而是用偏钢做成鼠笼形框架,外面设钢丝网。由于过滤网下空间太小,致使一些大的杂物打破腐蚀的钢丝网后进入了泵体。从而失去了除污器的作用。实践中的改造方法是:把除污器的筒体加长,然后在加长部份下部设一沉降筒,使大的杂物进入除污器后先落入筒中。再把鼠笼网架改为铜板或不锈钢板经钻孔后卷制成的圆筒,外加50目以上的不锈钢滤网。这样改造后即可安全使用。见图七  
    (4)除污器设旁通管的问题 
    供热实践证明,除污器设旁通管只能增加工程造价,在供热运行中是无用的。因为在运行中为了清掏除污器而打开旁通管,会把杂物直接带入水泵和热力设备。一般常用的方法是临时停泵清掏,或关上除污器入口处阀门打开排污阀,使水反方向流过过滤筒(即反冲洗法)。对于锅炉房的除污器,应在负荷小时减小锅炉燃烧情况下停泵清掏。     目前已有许多厂家生产了各种各样的除污器。供热企业在选用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它的结构,分析它是否具备造价低、占地小、安装简单、清掏方便,除污效果好等特点,然后再做决定。有些单位在直通立式除污器的基础上改造成过滤网可刷式,即可在不停泵的情况下随时清洗除污器,见图八。其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6、用户采暖系统常见技术通病 
    用户采暖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常被供热部门忽视,认为那是房屋开发商的事情。但供热是一个大系统,用户采暖系统的技术问题也直接影响着供热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常见的技术通病有: 
    (1)自动跑风安装不合理,运行时无法排净空气 
    虽然大家都知道自动跑风应安在系统中供水干管的高处,但如果安装不合理,它只会在系统不运行时排放空气,而系统运行时不起作用。见图九 
    
       只有按图十的方法安装的自动跑见,才可以在系统运行时随时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因为系统中的循环水在经过集气罐流入后一个立管时,会因为集气罐的体积大使流速降低,水中的空气才不会被水流带入立管而在自动跑风中排出。 供热系统运行时经常会由于补水定压装置运行不正常,或由于系统漏水,用户放水等原因而进入空气。如果不及时排出,就会使高层用户因散热器存空气而影响室温。同时还在管道中产生水流动的噪音影响人休息。这是供热系统经常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往往给供热运行人员带来很多麻烦。有时还会严重影响正常供热。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许多供热书和采暖图集中经常会出现图八的作法。应该在今后出版的供热书中全部纠正过来,否则会使错误继续流传下去。 
          有时施工人员不按图纸施工,也会出现图八的错误。供热人员在施工验收时必须给予改正。 如果现有的系统已无法按图九方式进行改造了,那么在运行时只能用“静压排气法”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2)分支立管管径大造成水平失调 
    目前室内采暖系统除部分改造为分户系统之外,大部分仍为垂直单管系统和水平单管系统。而垂直单管系统设计时其分支立管均不大于DN20。但如果采暖系统中未加防腐除垢的药剂,就会由于产生的氧化铁、水垢等原因出现堵塞管道的现象。为了减少堵塞,有些人就会采取加大立管管径的方法加以解决。有时甚至把立管加到DN40。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平失调。即相邻立管会出现水流量不足或水倒流的现象。虽然水平干管均为同程式,也不可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立管变大后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原理在此不详述)。 
    *解决管道腐蚀和堵塞问题必须用水处理方式解决,目前的方法是在循环水中加防腐,阻垢、除垢剂,如YZ-101等。     (3)私接乱改造成垂直失调 
    在垂直单管系统中,许多热用户为了提高室温而私自增加散热器的片数。如果此种现象发生在上层用户,就会使下层用户散热器温度下降,造成严重垂直失调现象。避免这种现象的方法一般有二种:一种是在供热前按图纸核对散热器的片数,对私自增加的一定要拆除;另一种方法是在非采暖期时也始终保持采暖系统中充满水,并维持足够的静水压强。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用户私接乱改,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采暖系统的氧腐蚀。 
    7、供热系统运行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供热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有搞好系统设计和施工,而且要按科学办法运行,否则既造成能源浪费,又达不到好的供热效果。因此抓好供热运行也是致关重要的。一些供热企业在运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无运行调节曲线(表) 
    在供热期之前,必须根据历年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今年采暖期随室外温度变化的热网供热参数调控曲线(调控表)。如果是间供系统,还应同时制定出一级网和二级网的二种曲线(或表)。如果一级网是“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系统”,还得同时制定出各阶段循环水量和锅炉运行台数,各热力站循环水量分配表等。运行时根据室外气候的变化认真调控,以期达到既保证供热质量,又节能的目的。但目前有许多供热企业从来未制定过这些,只是凭个人的一些不全面的经验和主观想象运行。     (2)热网运行温差太小 
    供热系统输送相同大小的热量时,供回水温差越小,则系统的循环水量越大,消耗电能变越多。如果供热半径大,输送距离远,可能中间还得设中继泵站。有许多供热系统中设有中继泵站,就是由于设计时选用的供热参数不合理,供回水温差小造成的。事实证明,只要适当提高供回水温差,就会取消中继泵站。既节约了大量建设投资,又节约了运行费用和运行管理人员。(如某一热网曾由此节约4000万元投资) 
    某些好的供热系统在供热初期就实行大温差小流量运行,高供回水温差可达60℃,低循环水量为每万㎡约6m3/h,即一千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循环水量为6000 m3/h。大大节约了热网运行电耗。 
    而许多供热系统一级网温差高只有30℃左右,而二级网温差只有5℃左右。浪费了大量电能。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二级网的标准设计温差为25℃,即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温差。但实践证明,如果真按此温差供热,则室内采暖系统会同时出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原因在此不叙述)。综合和种因素,理想的二级网供回水温差应控制在15℃—20℃之间。 
    应充分认识到提高供回水温差是节能的重要途径。     (3)运行管理抓不住主要矛盾 
    各供热系统在运行时都会有主要影响供热质量和节能效果的几种矛盾,如供热量、循环水量、供回水温差、供回水压力、水力工况等等。但其中必有一项或二项是主要矛盾,应重点抓住。 
    在一般情况下供热量和循环水量都能达到要求,或超过要求时,供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水力工况,即应通过认真的调网,不但使一级网达到水力平衡,而且还必须使二级网和楼内的采暖系统达到水力平衡。而后者(二级网和楼内水力平衡)是经常不被重视的地方。采取一切手段下大力量*全网的水力失调是供热系统能良好运行的首要条件,也是节能的必要条件,应认真抓好。     三、对技术通病问题的反思 
    以上在供热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这些问题,即所谓的技术通病,只是在供热中被发现的一部份,可能有许多总结不当的地方。这只是一孔之见,仅供参考。但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下全面的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促使今后少发生类似的情况。使我国的供热水平逐步走上*行列。经分析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供热知识普及不够 

     在当前集中供热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许多供热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对供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供热技术的人占一定比例。如果不能有计划的大量组织技术培训,迅速提高所有从事供热技术和供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势必会给供热系统的设计、技术改造和运行调节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供热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是目前全面解决现存技术问题的首要工作。也是节电节能的基础工作。必须给与充分重视。     2、信息闭塞,固步自封 
    目前供热信息网尚处在起步阶段,而许多企业都没有,同时又只顾闭门抓自已的供热生产,很少了解别的供热企业的各种情况。因此对许多新技术不了解,对本系统的技术水平不了解,对自身系统中的技术问题察觉不到。甚至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认识不到自已存在的技术问题就无法得到提高。     3、墨守成规硬套规范 
    一些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实际经验,或者不结合实际情况,只是按照已形成的设计方式来设计,只要完成任务,而很少考虑使用单位的节电节能问题。甚至对具体问题不分析,不研究。只是生搬硬套设计规范,在“宁大勿小”的心理作用下,总是把用电设备选得很大,以避免承担责任。因此造成的浪费和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是相当惊人的。(如循环水泵选型的错误)     4、在“经验主义”指导下处理问题     在生产和运行中发生问题时,由于对供热基本知识缺乏,只是按自己的经验去判断,然后作出不科学或不恰当的处理办法。当问题有了一定改善后,就认为自己的办法是对的,甚至当成经验去推广。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由于水力工况调节不好,供热效果差时,不去加强调网,而是采取换大泵或换大管道的作法等。)     四、几点建议 
    为了使供热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大限度的节约供热能耗,使供热企业迅速、健康地发展,就几个重点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应在供热行业内利用各种方式全面开展供热知识普及教育,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迅速提高供热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2、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校核循环水泵功率,改造循环水泵型号的节电运动,可以大量节约供热系统电耗。 
    3、在供热管网中全面普及利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优化水力工况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普遍存在的冷热不均问题。 
    4、认真贯彻建设部218号公告,在城镇供热管网中推广“直埋热水管道无补偿去敷设技术”,降低热网投资、提高热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在热电联产系统中和具有多个热源的城镇中推广节能效果好、运行调节方便、安全性强的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和可自动优化水力工况的环状管网技术,使我国的供热技术水平步入*行列。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