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肽合成的基本原理

时间:2012-11-26阅读:313
分享:

在Boc固相法中反复使用酸处理会带来一些问题,如使肽键断裂和酸催化产生其他副反应等。Boc固相法尤其不适于合成含有*等对酸不稳定的肽类。1978年,Chang、Meienlofer和Atherton等采用Carpino报道的Fmoc基团作为氨基保护基,成功地合成了多肽。目前,Fmoc固相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Boc法相比,Fmoc不同之处在于氨基保护基采用碱性可脱除的Fmoc基,侧链保护基采用TFA可脱除的叔丁基。树脂采用91%TFA可切断的对烷氧苄醇型树脂和l%TFA可切断的二烷氧苄醇型树脂,因此,脱保护避免了强酸处理,用TFA或TMSBr即可完成。

1.固相载体
    在固相合成中zui常用的载体一类是通过m---乙烯苯交联的聚苯乙烯树脂。从膨胀性和稳定性角度考虑,交联度为1%较为合适。另一类常用的载体为聚丙烯酰胺凝胶,它在结构和极性上与肽链相似,因此被认为可能更有利于多肽合成。在多肽自动合成仪中,固相树脂要能够承受连续流动液体造成的一定压力,珠状的凝胶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若将珠状凝胶与低密度、高渗透性的无机载体Kieselguhr相连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聚丙烯酰胺-Kieselguhr凝胶已成功地应用于连续流动Fmoc固相合成上。
2.树脂接臂
    考虑到与树脂相连的肽的C端氨基酸具有不同类型,常常需要在树脂上连接不同支臂以供交联。
3.*个氨基酸的连接
    *个氨基酸与树脂支臂通常通过生成酯键来连接,对N,N—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可以有效地催化这一过程,但加入的DMAP的量对消旋化有很大影响。此外,还可能使Fmoc基团脱落,产生二肽。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缩短连接时间或加入HOBt的方法来解决。采用Fmoc-氨基酸-OTDO酯或用活化酯法也能得到满意的连接效果。
4.固相上的接肽反应
    主要有活化酯法、混合酸酐法、原位法、酰氯法和缩合剂法等。

/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