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公司动态
利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了一个新白化病基因
点击次数:499 发布时间:2013-3-22
利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了一个新白化病基因
眼皮肤白化病(OCA)是一种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的流行率约为1/17000,人群携带率约1/65,为我国北方地区相对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该病表现为皮肤、毛发和眼的黑色素减少或*缺失,通常伴有畏光、斜视、眼球震颤等,可导致视力低下或丧失,是导致先天性眼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已明确的人类OCA的致病基因有非综合征性OCA 基因4个和综合征性OCA 基因13个。研究表明仍有一些OCA患者可能由其它未知致病基因引起。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巍研究组长期致力于OCA致病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其中一类综合征性HPS白化病的发生机制。通过对相关HPS基因功能的研究,发现有多个HPS相关蛋白复合体(HPAC),其复合体组成和功能在zui近发表于Pigment Cell & Melanoma Research的一篇综述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对大量中国白化病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基础上,发现约5%的白化病患者的致病基因未明。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在一个非综合征性白化病家系中鉴定出一个色素合成相关基因SLC24A5,是导致OCA的新致病基因,命名为OCA6。相关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doi: 10.1038/jid.2013.49)上。这一发现对于白化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更深入了解色素产生的机制和人类肤色、毛色多样性的遗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