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公司动态
新疆研究发现解决砷污染新路径
点击次数:222 发布时间:2013-5-3
新疆研究发现解决砷污染新路径
注入一定的微生物就能降低甚至消除砷污染?日前*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响亮向记者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
据了解,砷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是被人们普遍关注的有毒元素。其中人们熟知的砒霜、雄黄等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砷化合物。人一旦砷中毒,重则当场死亡,轻则可使细胞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胞死亡。
“中国的*个饮用水砷中毒区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新疆的奎屯发现的,这个威胁至今仍然存在。”潘响亮说,在绝大多数土壤和水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量的砷,只有当砷含量超标时,才会危及人类健康。
“现在解决砷污染,在南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技术。”潘响亮说,南方有一种植物叫蜈蚣草,通过种植,能够让土壤里的砷转移到植物地上部分,以降低土壤中的砷含量。但这种植物不适宜在北方生长。“尤其在新疆,多盐碱地,砷在盐碱土中很活跃,也很容易迁移到农作物、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食品和饮用水砷污染。”潘响亮说,盐碱土中砷污染的生物控制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潘响亮告诉记者,水、土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其中有些微生物可以形成某些特殊的矿物,并将环境中游离态的砷纳入到其晶格中。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从新疆的各种土壤环境中分离到有这样功效的微生物20余株,其中主要是细菌,还有部分藻类。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微生物可以长期稳定地将砷固定在土壤中,固定率达到95%以上,使砷很难再溶解释放出来,可有效防止砷从土壤进入水体或作物,zui后被人体吸收。
潘响亮和他团队的这一发现,攻克了盐碱土砷污染的微生物控制技术难题,可以推广到新疆奎屯、内蒙古等地盐碱土的砷污染治理,也可以推广到国内外非盐碱土的砷污染治理,使数以千万计的人免受砷毒害,而且这项技术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另外,这项技术还可以有效地修复其它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潘响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