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4年

1312753709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药敏纸片说明书(扩散法<K-B>法)

标准品
培养基
培养基原料 霍乱弧菌诊断血清 大肠艾希氏菌诊断血清 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标准血清,诊断血清 抗生素药敏纸片 微生物配套试剂 微生物生化管 管装培养基 即用型液体培养基 一次性培养基平板 显色培养基 临床培养基 菌种保存培养基 四环素检定、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杆菌检测培养基 维生素检测培养基 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检测培养基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测培养基 饮用水及水源检测培养基 药品、生物制品检测培养基 化妆品检测培养基 动物细胞培养基 啤酒检验培养基 军团菌检测培养基 支原体检测培养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培养基 弯曲杆菌检验培养基 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厌氧菌检验培养基 阪崎肠杆菌检验培养基 溶血性链球菌检测培养基 李斯特氏菌检测培养基 弧菌检测培养基 乳酸菌、双歧杆菌检测培养基 酵母、霉菌检测培养基 检测培养基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培养基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及肠杆菌科检测培养基 细菌总数检测,增菌培养基
抗体
生物试剂
细胞
菌株
血清
细胞分离试剂
试剂盒

药敏纸片说明书(扩散法<K-B>法)

时间:2019-11-12阅读:4115
分享:
  • 提供商

    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884.1KB
  • 资料图片

    查看
  • 下载次数

    205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4115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药敏纸片说明书扩散法<K-B>法

【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

【包装规格】20片/瓶

【预期用途】用于用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科研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检验原理】药敏试纸含带的药物经溶解向培养基周围扩散,形成同心圆浓度梯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可抑制敏感菌的生长,形成抑菌环。该抑菌环直径的大小与该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成反比。即通过纸片扩散试验所测的抑菌环直径的大小并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或CLSI《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判断检测菌敏感、中介或耐药情况。 

【主要组成成份】直径为6.0~6.35mm的药检纸,含微量抗生素稀释液。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0~8°C保存,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为十二个月。

【样本要求】待测菌应为生长在无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新鲜纯菌落。

【检验方法】 a 冰箱内取出的试纸瓶需放置恒温后方可打开,防止冷热水凝结造成纸片受潮。

         b 用接种环挑取18~24h培养的新鲜菌落于3~10ml无菌用水内,调制成相当于 0.5麦氏

          标准的细菌浓度(务必于15min内使用)

         c 用无菌棉拭子沾取菌液,并经管壁旋转挤压去除过多的菌液,均匀涂抹于MH培养基表

          面(培养基厚度约为4mm),以不同角度涂抹3次,然后沿平皿内缘涂抹一周,盖上皿

          置室温干燥3~5min后用镊子将药敏试纸贴于培养基面上(9cm的平皿可贴6片)。

          纸片贴牢后避免再次移动。

         d 盖上盖子,倒扣置培养箱内孵育(一般为18~24h)后取出。

         e 用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对照判读标准判读结果。

【检验结果的解释】

         敏感(S):是指菌株能被常规剂量在感染部位可达到的抗菌浓度所抑制。

          中介(I):常规剂量在感染部位可达到的浓度,不是敏感性的度量;还可作为

          缓冲区,为防止有微小技术因素失控导致的结果偏差。

          耐药(R):是指菌株不能被常规剂量在感染部位可达到的抗菌浓度所抑制。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仅用于科研标本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产品性能指标】

外观:微生物药敏试纸的包装应整洁,标签图案与文字清晰无误;药敏纸片呈圆形,边缘无缺口,表面平滑,无裂痕;纸片两边均有抗菌药物的名称缩写和表示含量的缩写。纸片直径:药敏纸片直径应为:6.0mm~6.35mm

抑菌环直径:用相应的质控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试验,95%结果应符合该质控菌的可接受范围。

(结果参照附表 A)

批内重复性:同批同型号的药敏试纸其抑菌环直径大值与小值之差≤2mm。

批间重复性:三批同型号的药敏试纸,对同一质控菌进行抑菌试验,同一平板上抑菌环大值和小值直径之差的平均数不大于 4mm。

 

【注意事项】1冰箱内取出试纸瓶需放置恒温后方可打开,防止冷热水凝结使纸片受潮。

       2药敏试验采用水解酪蛋白(MH)琼脂,4mm厚度,PH7.2~7.4;对营养要求

        高的细菌需另补充微量因子。建议挑取3~5个菌落调制菌液。

       3平皿使用时应尽可能除去多余的水份,以免影响抑菌环的扩散。

       4培养温度应控制在35~37°C,堆放平皿不易过高影响受热均匀。

       5测量抑菌环应该仔细,。

       6使用后的所有培养物须高压灭菌处理。

 【参考文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及CLSI<<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2013版

 

             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诊断

 

 

附表:物药纸片<K-B 法>)的/、抑菌环菌环

 

编号

 

组成

代号/含量

<μ g>

抑菌环解释标准

质控菌抑菌环允许范围

R I S

大肠艾希菌

ATCC25922

ATCC25923

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大肠艾希菌

ATCC35218

1

CTX30

14 1522 23

2935

2531

1822

2

CRO30

13 1420 21

2935

2228

1723

3

CFP75

15 1620 21

2834

2433

2329

4

CAZ30

14 1517 18

2532

1620

2229

5

CXM30

14 1517 18

2026

2735

6

CZ30

14 1517 18

2127

2935

7

CFX30

14 1517 18

2329

2329

8

头孢吡肟

FEP30

14 1517 18

3137

2329

2430

 

9

 

 

PIP100

假单胞菌属

17 18

 

2430

 

 

2533

 

1218

其他G-杆菌

17 1820 21

 

10

 

苯唑西林

 

OX1

金葡/里昂球菌

10 1112 13

 

 

1824

 

 

凝固酶-葡萄球菌

17 18

 

 

11

 

 

 

 

AM10

肠杆菌

13 1416 17

 

 

1622

 

 

2735

 

 

 

 

6

葡萄球菌

28 29

肠球菌

16 17

 

12

 

 

CB100

假单胞菌属

13 1416 17

 

2329

 

 

1824

 

其他G-杆菌

19 2022 23

 

13

 

 

TIC75

假单胞菌属

14 15

 

2430

 

 

2127

 

6

其他G-杆菌

14 1519 20

14

左氟沙星

LVF5

13 1416 17

2937

2530

1926

15

CIP5

15 1620 21

3040

2230

2533

16

OFL5

12 1315 16

2933

2428

1721

17

LMF10

18 1921 22

2733

2329

2228

18

GTF5

14 1517 18

3037

2733

2028

19

FLE5

15 1618 19

2834

2127

1220

20

0

12 1316 17

2835

1728

2229

21

GM10

12 1314 15

1926

1927

1621

22

SPF5

15 1618 19

3038

2733

2129

23

DOX30

12 1315 16

1824

2329

24

米诺环素

MNO30

14 1518 19

1925

2530

25

CLA15

13 1417 18

2632

26

VA30

若≤14 需测 MIC15

1721

27

AZI15

13 1417 18

2126

28

K30

13 1417 18

1725

1926

29

CM2

14 1520 21

2430

30

E15

13 1422 23

2230

 

31

 

 

P10U

葡萄球菌

28 29

 

 

2637

 

 

肠球菌

14 15

32

C30

12 1317 18

2127

1926

注:1 编号 39 /棒酸比抑菌环直径≥5mm 和/或编号 40 /棒酸比抑菌环直径≥3mm, 判定为产 ESBLs 。

2编号 56 用于鉴别葡萄球菌属,抑菌环在 15~25mm 提示。

3编号 57 新生霉素 用于葡萄菌属内鉴定,ATCC25923 做阴性对照(≥16mm 敏感),抑菌环≤16mm为阳性(耐药) 和表皮葡萄球菌可被抑制,表现为敏感,而腐生葡萄球菌则表现为耐药。

4编号 58 用于链球菌属内鉴定 形成抑菌环为敏感,则推断被检菌为A 群链球菌。

5编号 59 奥扑托新 用于链球菌属内鉴定 抑菌环>14mm 为敏感,推断为肺炎链球菌。

6编号 60 质控允许范围用粪肠球菌ATCC29212,抑菌环 16~23mm 为合格。

 

 

 

 

 

编号

 

组成

代号/含量

<μ g>

抑菌环解释标准

质控菌抑菌环允许范围

R

I

S

 

大肠艾希菌

ATCC25922

ATCC25923

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大肠艾希菌

ATCC35218

33

FOS200

12

1315

16

 

2230

2533

34

S10

11

1214

15

 

1220

1422

35

四环素

TC30

14

1518

19

 

1825

2430

36

RA5

16

1719

20

 

810

2634

 

37

 

/ 棒酸

 

AMC20/10

 

19

葡萄球菌

 

20

 

 

1824

 

2836

 

 

1722

 

13

其他

1417

 

18

 

 

 

38

 

 

/ 棒酸

 

 

TCA75/10

 

14

假单胞菌

 

15

 

 

 

2430

 

 

2937

 

 

2028

 

 

2125

其他G-杆菌

14 1519 20

 

22

葡萄球菌

 

23

 

39

/ 棒酸

CAC 30/10

2532

1620

2229

40

/ 棒酸

CTC30/10

2935

2531

1822

41

/ 舒巴坦

SCF75/30

15

1620

21

 

2834

2433

2329

42

/ 舒巴坦

AMS10/10

≤11

12~14

≥15

 

1924

2937

1319

 

 

43

 

 

/

 

 

PIT100/10

 

17

假单胞菌

 

18

 

 

 

2430

 

 

2736

 

 

2533

 

 

2430

其他G-杆菌

17 1820 21

 

17

葡萄球菌

 

18

 

44

/ 磺胺甲恶唑

SXT25

10

1115

16

 

2329

2432

45

丁胺卡那

AN30

14

1516

17

 

1926

2026

1826

46

FT300

14

1516

17

 

2025

1822

47

AZT30

15

1621

22

 

2836

2329

48

IPN10

13

1415

16

 

2632

2028

49

MPN10

13

1415

16

 

2834

2937

2733

50

TM10

12

1314

15

 

1826

1929

1925

51

奈替米星

NET30

12

1314

15

 

2230

2231

1723

52

CTZ30

14

1519

20

 

3036

2735

1217

53

CF30

14

1517

18

 

1521

2937

54

替拉宁

TCL30

10

1113

14

 

1521

55

TMP5

10

1115

16

 

2128

1926

56

FZ100

1525

57

新生霉素

NB5

16

58

B0.04

 

 

 

化脓性链球菌 ATCC19615

形成抑菌环

 

59

奥扑托新

EPR5

肺炎链球 ATCC49619 菌环14mm

60

GM120

粪肠 ATCC29212 菌环1623mm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