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和修饰现象在上个世纪中期被人们所发现,到 2005年1月,已经发现 4342 种限制酶和甲基化酶,其中限制酶有 3681 种。限制性内切酶有特定的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切割后可产生平末端或粘性末端。酶切有标准的反应体系,受末端长度的影响,有位点偏爱性,在非标准条件下会产生星星活性。通过酶切连接可以增减酶切位点,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肠杆菌有三种甲基化酶和三种依赖于甲基化的限制系统。甲基化对限制酶切影响。基因操作常用的 DNA 聚合酶有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Ⅰ,T4、T7 DNA 聚合酶以及末端转移酶。为满足工作需要,还开发有 Klenow DNA 聚合酶,耐热 DNA 聚合酶以及反转录酶。除限制修饰酶和聚合酶以外,基因操作中还用到很多重要的酶,包括:连接酶、T4 多核苷酸激酶、碱性磷酸酶、核酸酶、琼脂糖酶、蛋白酶、以及一些 DNA 结合蛋白。
分子克隆的常用工具酶
分子克隆的常用工具酶
分子克隆的常用工具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能在特异位点(酶切位点)上催化双链DNA分子的断裂,产生相应的限制性dna片段。
存在于细菌体内。
切割不同来源的DNA分子将产生特征性限制性酶切图谱,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