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4年

13127537090

标准品
培养基
培养基原料 霍乱弧菌诊断血清 大肠艾希氏菌诊断血清 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标准血清,诊断血清 抗生素药敏纸片 微生物配套试剂 微生物生化管 管装培养基 即用型液体培养基 一次性培养基平板 显色培养基 临床培养基 菌种保存培养基 四环素检定、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杆菌检测培养基 维生素检测培养基 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检测培养基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测培养基 饮用水及水源检测培养基 药品、生物制品检测培养基 化妆品检测培养基 动物细胞培养基 啤酒检验培养基 军团菌检测培养基 支原体检测培养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培养基 弯曲杆菌检验培养基 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厌氧菌检验培养基 阪崎肠杆菌检验培养基 溶血性链球菌检测培养基 李斯特氏菌检测培养基 弧菌检测培养基 乳酸菌、双歧杆菌检测培养基 酵母、霉菌检测培养基 检测培养基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培养基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及肠杆菌科检测培养基 细菌总数检测,增菌培养基
抗体
生物试剂
细胞
菌株
血清
细胞分离试剂
试剂盒

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时间:2017-9-27阅读:888
分享:

溶血空斑形成试验是一种体外检测单个抗体形成细胞(浆细胞)的方法,故又称体外抗体形成细胞(Plaque Forming Cell, PFC)测定技术。此项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免疫基本理论研究的有力工具,广泛地用于检测产生IgM类型(包括其它各类免疫球蛋白及其亚类)的抗体形成细胞,它还可作为临床筛选抗肿瘤新药以及研究中药对抗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免疫学指标。
一、原理:
  溶血空斑形成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将经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一定量的绵羊红细胞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根据所操作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溶血空斑试验,间接溶血空斑试验,琼脂固相法,小室液相法,单细胞层法等等。下面介绍直接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二、操作步骤:
  1. 底层琼脂平皿的制备:将1.4%琼脂加热融化后倾注于平皿内,每个平皿6ml,凝固后置湿盒37℃备用。
2. 0.7%琼脂加热融化后加入华氏管内,每管2ml,47~49℃水浴保温备用。
  3. 免疫小鼠脾细胞悬液制备:用4×103 个绵羊红细胞(SRBC)盐水悬液腹腔免疫小鼠,对照为等量生理盐水。4天后,小鼠拉脱颈椎处死,取出脾脏,用RPMI164。洗一次后置平皿中不锈钢筛网上,用注射器针芯研磨成悬液,洗涤两次,调整细胞数为3~8×106/ml。台盼兰染色查活细胞数应大于90%。置4℃冰箱备用。
  4. 试验平皿的制备:依次将预温40℃左右的25%SRBC、牼-SRBC吸收的灭活胎牛血清以及保存于4℃的脾细胞悬液各0.1ml加入预热47~49℃的含0.7%琼脂的华氏管中,迅速混匀,立即倾注于铺有底层琼脂的平皿内,凝固后,置37℃孵育1小时。
5. 加入1∶5~1∶10稀释的新鲜豚鼠血清0.5~1.0ml,使其均匀覆盖表面,再次置37℃温育30分钟,即可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进行空斑计数。
  三、试剂和器材
  ㈠ 试剂
  1. 1.4%琼脂:用pH7.4PBS配制。
  2. 0.7%琼脂:用pH7.4PBS配制
3. 25%SRBC盐水悬液
4. RPMI1640
5. 胎牛血清,56℃30分钟灭活,并经SRBC吸收
  6. 补体:新鲜豚鼠血清,用前经SRBC吸收后,用RPMI1640稀释。
  ㈡ 器材:玻璃平皿7×1.5cm,三角烧瓶,水浴箱(47~49℃),华氏管,1ml注射器,不锈钢筛网,瓶,离心管,不同规格加样器等。
四、注意事项:
  1. 0.7%琼脂必须置47~49℃水浴融态保温。如温度过高会导致SRBC溶血或所加入脾细胞的死亡。温度过低则在操作过程中琼脂发生凝固,影响上层琼脂平板的制备
2. 离体的脾细胞应置4℃冰箱保存,防止抗体分泌和细胞死亡。
  3. 在制备试验平皿时,对于所有玻璃器皿和各种试剂,均需预温,牭1各种试剂加入华氏管后,应与0.7%琼脂迅速充分混匀,然后立即倾倒于底层琼脂上,并避免倾入气泡。
  4. 加入的补体应均匀覆盖于表层琼脂上。
  5. 制备底层平皿和试验平皿时,均须将平皿置于水平台上,以保证琼脂面铺平。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