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聚氨酯保温管,直埋式预制聚保温管专业生产
我公司是生产聚氨酯直埋管、直埋式预制聚保温管的大型骨干企业,专业生产直径DN20mm—DN1220mm的高密度聚乙烯壳直埋保温管、玻璃钢管壳聚氨酯直埋保温管、复合聚乙酯直埋保温管、钢套管聚氨酯直埋管、聚氨酯保温瓦、承接聚氨酯喷涂工程。产品指标符合CJ/T114-2000标准,并已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直埋式预制保温管的生产过程
聚氨酯保温管由于具有恒久的耐腐蚀抗老化的特征,在应用中备受人们的欢迎,故而有着很大的需求市场存在,也因此对于聚氨酯保温管的生产有着很大的生产数额要求。对于聚氨酯保温管的生产加工,需要针对具体用途与结构进行处理。对于有内管和外套管的保温层实施,聚氨酯发泡保温管通常是在两管之间直接灌注发泡浆料,一次成型发泡。
在实施浇注浆料前,内管和外套管要使用适当的器具使它们保持良好的同心度,下部的密封处理要严密,聚氨酯发泡保温管防止浆料泄漏。根据浆料的流动状态和发泡速度情况,长度较小的保温层可直立浇注,但对大多数长度较大的保温层,钢套钢蒸汽保温管则多采用倾斜方式浇注,以便浆料流动和发泡。根据配方和施工要求,可由上部一侧或由下部注入。预制直埋保温当管件较长时,由混合头输出的浆料可经导管引入管间隙的下部,并随着注量的增加,逐渐抽出导管。该法只适用于3mm以下普通套管保温层的制作。
对于大直径、大长度的套管式管道的保温层施工,由于受到物料配方、生产场所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直埋保温管厂家通常采用卧式直接灌注法制备。正所谓具体方法具体应用,聚氨酯保温管的加工只有在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工处理之下才能够拥有足够高的使用效果,从而保证其引用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直埋式预制保温管直埋铺设的优势特点:
1、降低工程造价。
据有关部门测算,双管制供热管道,一般情况下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25%(采用玻璃钢做保护层)和10%(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做保护层)左右。
2 、热损耗低,节约能源。
其导热系数为:λ=0.013—0.03kcal/m·h·oC,比其他过去常用的管道保温材料低得多,保温效果提高4~9倍。再有其吸水率很低,约为0.2kg/m2。吸水率低的原因是由于聚氨酯泡沫的闭孔率高达92%左右。低导热系数和低吸水率,加上保温层和外面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保护壳,改变了传统地沟敷设供热管道“穿湿棉袄”的状况,大大减少了供热管道的整体热损耗,热网热损失为2%,小于10%的标准要求。
3、防腐,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由于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紧密地粘结在钢管外皮,隔绝了空气和水的渗入,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的发泡孔都是闭合的,吸水性很小。高密度聚乙烯外壳、玻璃钢外壳均具有良好的防腐、绝缘和机械性能。因此,工作钢管外皮很难受到外界空气和水的侵蚀。只要管道内部水质处理好,据国外资料介绍,直埋保温管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比传统的地沟敷设、架空敷设使用寿命高3~4倍。
4.占地少,施工快,有利环境保护和减少施工扰民。
直埋保温管管道不需要砌筑庞大的地沟,只需将保温管埋人地下,因此大大减少了工程占地,减少土方开挖量约50%以上,减少土建砌筑和混凝土量90%。同时,保温管加工和现场挖沟平行进行,只需现场接头,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由于减少了砖、水泥、砂石、余土等的运输,从而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汽车尾气排放量、扬尘量、噪声排放量,从而保护了环境。
5、安全。
直埋保温管均可设有渗漏报警线,一旦管道某处发生渗漏,通过报警线的传导,便可在检测仪表上显示出保温管道渗水、漏水的准确位置及渗漏程度的大小,以便通知检渗人员迅速处理漏水的管段,保证供热管网的安全运行。
直埋式预制聚保温管产品技术参数:
预制直埋保温管技术参数:
轴向剪切强度: ≥0.12MPa(23±2℃)
连续运行温度: 140℃ Max
峰值运行温度: 150℃ Max
使用寿命: ≥30年(保温层及外护层,工作钢管的使用寿命与水质有关)
管端净区长度: 200mm
管径范围: DN20-DN1200
工作钢管执行标准:
DN150及以下管径采用无缝钢管,执行标准GB/T8163-1999。
DN200及以上管径采用螺旋焊管,执行标准SY/T5037-2000或GB/T9711.1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技术参数:
平均孔径: ≤0.5mm
闭孔率: ≥88%
任意位置密度: ≥60㎏/m3
抗压强度: ≥0.3MPa(10%变形条件下)
吸水率: ≤10%(100℃沸水,90分钟)
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技术参数:
密度: ≥950㎏/m3(20℃)
炭黑含量: 2.5%±0.5%(质量百分比)
导热系数: 0.43W/(m.℃)
热膨胀系数: 18010-6(1℃)
熔融指数: 0.50~0.70g(MFI 190℃/5kg)
拉伸强度: ≥19MPa
断裂伸长率: ≥350%
耐环境应力开裂: ≥200h
纵向回缩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