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演变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拌制新鲜的料浆,料浆随后进入水化阶段,zui终获得硬化的制成品。根据粘结强度试验、收缩测量、水银压力测孔、水化放热曲线、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所获得的数据,我们想要更清楚地了解可再分散胶粉用于瓷砖胶粘剂时在上述三个阶段中的不同作用。
在砂浆处于新拌状态时,可再分散胶粉具有分散和引气作用效果。因此在*化的配方中,可再分散胶粉的加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性。可再分散胶粉使砂浆的保水性增强,因而水泥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水化。更充分的水化和薄膜的形成使砂浆获得了较高的强度。此外,可再分散胶粉能带来更好的弹性和柔性,并具有封闭作用。瓷砖胶粘剂必须能够与瓷砖进行良好的粘结。二者的接触区是产生收缩裂缝的一个特别危险的部位,会导致粘结强度的下降。掺加可再分散胶粉所形成的膜可以对这样的裂缝进行桥接,确保即使表面全部上釉的光滑瓷砖仍能牢固地粘结在基材上。
可再分散乳胶粉对水泥水化的阻碍作用并不大。聚合物和水泥的共同作用改善了砂浆的质量。为了达到目前对砂浆提出的高标准要求,需要把可再分散胶粉作为一种标准原材料。
1. 引言
可再分散胶粉或其母体即乳液(聚合物颗粒在水中的分散体),与水硬性矿物胶凝材料的差别很大,人们对这两类材料的结合仍然具有很大的兴趣。使人惊奇的是仅加入几个重量百分点的少许白色聚合物粉末就可以产生一种与传统的水泥砂浆全然不同的新材料。正是这种产品对砂浆的改性效果,才zui终建立起今天的薄层瓷砖胶粘剂的施工工艺。与以前的施工作业比较,从时间和材料两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三十年代初,记录了利用合成聚合物乳液对胶凝体系改性的。不到三十年之后,这种产品有了各种形式的粉末。这些产品使得施工现场的操作更容易进行,并zui终打开了市场。
本文的目的在于重点分析可再分散胶粉和波特兰水泥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说明这些材料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在微观尺度上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形貌和相互接触时如何发生作用。zui重要的是本文所展示的微结构现在是并且将来仍然是理解聚合物改性砂浆性能的关键。
2. 可再分散胶粉的成膜
生产可再分散聚合物胶粉的*步是生产聚合物分散体,也称为乳液或乳胶(所有Elotex产品均以水性聚合物分散体为基础,不含任何溶剂!)。在这一过程中,水乳化的单体(由乳化剂或大分子保护胶体进行稳定)与引发剂反应开始进行乳液聚合,通过这种反应使单体连接起来形成长链分子(宏观大分子),即聚合物。在这一反应过程中,单体乳化液滴转变为聚合物“固体”颗粒。严格来说这些颗粒并不是固体,因为此处我们考虑的聚合物具有热塑体,只有在低于某一临界温度时才成为固体,该临界温度被称之为玻璃化温度(Tg)。只有在该温度以上,热塑性体才失去其所有的结晶态性质,但由于聚合物象意大利面条那样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材料实际上仍处于准固体状态。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