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混凝土搅拌站领域成为企业进军的热点。五年间多家企业在混凝土搅拌站领域发力。然而,在市场整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对企业而言是否是*时机?挖掘机产能过剩的教训是否值得企业借鉴。
商场瞬息万变,十年间混凝土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象”早已不是霸主,CIFA也已归中联名下。CIFA、大象、施维英相继被中联、三一、徐工收购。有人说“:混凝土搅拌站领域从此成为‘中国制造’的天下。随着并购的不断进行,混凝土搅拌站也成为工程机械企业老总们研究的重要产品线。为何纷纷都对混凝土搅拌站企业下手呢?
群雄逐鹿
腾飞集团工程师根据有关数据分析,混凝土搅拌站900亿元销售规模名列工程机械各行业,30%以上的利润率更是远超出工程机械行业平均水平。其实混凝土搅拌站的“*率”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只是苦于高技术壁垒,工程机械企业迟迟不愿下手。然而,2011年后随着各产品线盈利能力的普遍下降,多家企业zui终选择了啃掉这块“硬骨头”。短短5年间,已经有多家企业涌入,要在混凝土泵车产品上分一杯羹。
从挖掘机看混凝土泵车
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产品,“挖掘机”无疑是“混凝土泵车”成为大众关注焦点前的*。几年前,五粮液、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熔盛集团纷纷进军工程机械,生产挖掘机产品。投资挖掘机市场他们信心慢慢,对挖掘机产品盈利势在必得。然而,挖掘机的*却并没能支撑住如此多家企业的存活。产能过剩问题成为2012年困扰挖掘机行业的zui大难题。几年后的今天,事实证明新入挖掘机行业企业的生存状况普遍艰难。有消息透露,一些没有研发实力和行业基础的工程机械企业已经面临破产的危机。
行业涉入需谨慎
我们不由反思,目前国内房地产领域并不火爆,市场前景与前些年相比,用“惨淡”来描述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与房产建设息息相关的混凝土搅拌站产品市场会像企业想象的那样好吗?没有行业基础、缺乏研发能力、没有*的涌入企业如何能够跟中联—CIFA、三一—大象、徐工—施维英 这样的行业*们争夺市场,盈利从何谈起?笔者认为,混凝土搅拌站领域虽然有较高的利润率,但是行业竞争已趋白热化,企业涉入需谨慎。
文章来自:/news/504.html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