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发现1.2亿年前鸟类卵泡化石

时间:2013-3-25阅读:645
分享:
你见过动物化石、植物化石、蛋类化石,但是你见过卵泡化石吗?3月18日,世界科技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所长郑晓廷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团队撰写的《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对距今1.2亿年前的一件长尾热河鸟化石和两件反鸟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了罕见的保存在卵巢中的滤泡化石,这也是世界古生物界对保存的早期鸟类卵泡的成果性研究。
 
卵泡作为软体组织很难在长达上亿年的地球运动中保存下来。郑晓廷教授和周忠和院士的团队研究表明,这时期的鸟类和与鸟类关系zui近的恐龙和鳄鱼一样,还使用两个卵巢和两条输卵管,但只有身体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是有效的。他们据此推测,身体右测卵巢和输卵管的功能退失可能发生在恐龙向鸟类的过渡阶段,很可能与适应飞行需要的体重减少有关。研究还表明,尽管早期鸟类已经具有了一些现代鸟类的繁殖特征,但在卵泡数量、卵泡大小等方面还显示了原始的特征。与现代鸟类相比,早期鸟类的新陈代谢水平较低。该研究的另外一个结论是:与爬行类和恐龙相似,早期鸟类的性成熟早于身体(骨骼)的成熟,这不同于现生鸟类。此外,鸟类卵巢滤泡化石的发现还提供该类标本确切的性别证据,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早期鸟类的性双型等科学问题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