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4年

18321818584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中科院化学所高性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
ScienCell细胞
标准品/对照品
生化试剂
蛋白/抗体
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
Western Blot
担体
食品检测试剂盒
澳大利亚无菌血清
荧光定量PCR试剂/试剂盒
sigma/amersco进口试剂
HPLC检测/生化试剂盒
PCR检测试剂盒
原代细胞
抑制剂

中科院化学所高性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时间:2013-5-22阅读:750
分享:
  • 提供商

    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15.5KB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129次
  • 资料类型

    JPG 图片
  • 浏览次数

    750次
点击免费下载该资料

中科院化学所高性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纳米技术实验室,202年可谓与电池较上了劲儿。
 “所有研究旨在满足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储能电源等应用突飞猛进的社会需求。”他们说。
 其中,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是研究热点和难点。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碳三维导电网络”进行理性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大幅提高了多种纳米结构正、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取得系列进展。
  202年,实验室研究人员先后在《美国化学会会刊》、《先进能源材料》、《材料化学杂志》、《物理化学》上发表了约0篇文章。课题组应美国化学会邀请撰写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纳米碳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电极材料,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未来高比能金属锂二次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等)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同时,研究人员还开发了新型非碳类无机材料包覆的纳米钛酸锂材料,用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界面的稳定性和倍率性。该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上。
 此外,在提高锂—硫电池循环寿命方面,实验室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锂—硫电池是指采用单质硫(或含硫化合物)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通过硫与锂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和电能间相互转换的一类金属锂二次电池。无论作为正极材料的单质硫还是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锂,均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从而使整个电池的理论比能量高达2600 Wh/kg,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的5倍以上。然而,受限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绝缘特性,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诸多缺点,锂—硫电池的硫正极活性和循环性能差、利用率低,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发挥和实际应用。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