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4年

18321818584

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
ScienCell细胞
标准品/对照品
生化试剂
蛋白/抗体
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
Western Blot
担体
食品检测试剂盒
澳大利亚无菌血清
荧光定量PCR试剂/试剂盒
sigma/amersco进口试剂
HPLC检测/生化试剂盒
PCR检测试剂盒
原代细胞
抑制剂

我国科学家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时间:2012-12-5阅读:683
分享: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该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机制,并为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可是,这个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能解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的科学家经过数年攻关,终于发现了这一受体分子。

这项工作是由北生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月3日的《eLife》杂志上,题为“”。该杂志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杂志。

据介绍,目前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乙肝卫星病毒HDV。我国约有.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3000万,每年约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虽然目前已有乙肝疫苗,但每年仍有近百万人死于乙肝和相关疾病,并伴随有相似数量的新报告病例。

早在4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了乙肝病毒,但其相关的细胞表面受体却一直是未解之答案。多个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在寻找乙肝病毒细胞表面受体。研究表明,迄今所发现的这些分子都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功能受体分子。

李文辉团队自2007年起开始了相关研究。与灵长动物非常类似的小动物树鼩,是除人类和黑猩猩以外*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种。李文辉团队从树鼩入手,首先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他们通过的纯化手段深入分析后发现,肝脏胆汁酸转运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多肽)会与乙肝病毒包膜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随后,他们在相关细胞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肝脏胆汁酸转运蛋白的确是病毒感染所需的细胞受体。

他们还鉴定出NTCP上关键的病毒结合区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结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变其NTCP上一段极小的区域,就能使之变成有效的HBV和HDV受体。

李文辉团队的发现在同行中引发轰动。HBV病毒侵入研究领域的*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史迪丰·吾本博士认为:“这一突出成果对HBV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将改变HBV领域内现行的研究模式,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