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生物试剂网

细胞的凋亡

时间:2013-6-6阅读:543
分享:

 

一、细胞凋亡的途径
按照起始caspase的不同,可将哺乳细胞的凋亡分为三种基本的途径。
一种称为外在途径(extrinsic pathway),由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如Fas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引发;
另一种称为内在途径(intrinsic pathway)或线粒体途径(mitochondrial pathway),由许多应激条件、化学治疗试剂和药物所起始(Nicholson, 1999;Denault和Salvesen,2003);
第三种途径是内质网应激所导致的caspase-12的活化,从而导致凋亡。
二、细胞凋亡的特点
细胞变圆,染色质凝聚、分块,胞质皱缩。之后整个细胞通过发芽、起泡等方式形成一些球形的突起,并在其基部绞断而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内含胞质、细胞器及核碎片的凋亡小体,然后被周围细胞吞噬。细胞凋亡的其他特征:1.由基因控制,2,不引起炎症。3.质膜不破裂,4,染色质DNA的有控裂解
三、细胞凋亡的意义

无论在发育期还是在成人体内,既有大量的新细胞产生,也有大量的旧细胞死亡,这是生物体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维持机体组织中适宜的细胞数量,在细胞分裂和细胞死亡之间需要一种的动态平衡。由于这种生成与死亡的有序流程,在胚胎和成人期便维持着人体组织的适宜细胞数量。而这种精密地控制细胞的消亡过程就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正常的生命需要细胞分裂以产生新细胞,并且也要有细胞的死亡,由此人体和生物的器官才得以维持平衡。

研究意义 细胞凋亡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病毒和细菌侵袭人体细胞的机理。除了 A IDS,另外一些疾病,如神经变性性疾病、中风、心肌梗塞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都是由于很多正常细胞被不正确地启动了程序性死亡过程而造成细胞过量死亡。
四、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区别点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起因
生理或病理性
病理性变化或剧烈损伤
范围
单个散在细胞
大片组织或成群细胞
细胞膜
保持完整,一直到形成凋亡小体
破损
染色质
凝聚在核膜下呈半月状
呈絮状
细胞器
无明显变化
肿胀、内质网崩解
细胞体积
固缩变小
肿胀变大
凋亡小体
有,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
无,细胞自溶,残余碎片被巨噬细胞吞噬
基因组DNA
有控降解,电泳图谱呈梯状
随机降解,电泳图谱呈涂抹状
蛋白质合成
调节过程
受基因调控
被动进行
炎症反应
无,不释放细胞内容物
有,释放内容物。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