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潍坊鲁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式地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返回列表页
  •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收藏
举报
参考价 20000
订货量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型号
  • 品牌 其他品牌
  • 厂商性质 生产商
  • 所在地 潍坊市

在线询价 收藏产品 加入对比

更新时间:2019-12-04 11:22:09浏览次数:164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环保在线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产品简介

加工定制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1、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 → 格栅 → 调节池 → 生物接触氧化池→ 斜管沉淀池 →过滤池→消毒池 → 排放污泥池 → 定期清理外运
2、工艺流程说明
一、净化: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颗粒和纤维状杂质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预曝气充氧搅拌,使污水充分地均质均量,并防止淤泥沉积。然后自流入

详细介绍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设计原则 

1. 以使进入主体处理系统的废水水质、水量得到充分均衡,使主体生化工艺操作调节波动zui小化,从而保证处理效果。主体生化工艺及后续的深度处理工艺能够稳定有效地保证出水水质。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少;充分考虑冬季低温等各种不利因素下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站内设置必要的监控仪表及监控设备,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人员编制。 据废水水质、水量分析,充分预估到水质、水量变化,通过强化调节装置的设置及不同来源废水水质特性作好预处理。

2. *性:无论是预处理工艺还是主体生化工艺及后续深度处理工艺均能够通过优选比较,设备实施后足以代表当今污水处理技术的*水平。做到工艺*、设备精良,系统布局美观大方,操作运行自动化水平高。 

3. 合理性:全面规划,合理建设。根据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和单元构筑物设计,并充分注意节能,力求减少动力消耗,以节约能源,降低处理成本及运行费用。既要体现技术发展水平,又要脚踏实地立足厂情 

4. 经济性:针对所处理污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各种处理设施的优化组合,以达到占地面积少,适用性强的目的,设备的选型进行充分比选,达到性能价格比的*化,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

5. 减少二次污染:充分考虑环境问题,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合理控制噪声,及气味,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其处理及处置工艺根据污泥量、污泥性质综合确定,并充分考虑资源的再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去除方式

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去除不同的污染物,以下是不同污染物的不同的去除方式。 

1) 悬浮物(SS)的去除

污水中SS的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沉淀池对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大直径的有机颗粒可以得到去除,而小直径的有机颗粒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直径的无机颗粒则要靠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网络作用,与活性污泥絮体同时沉淀被去除。 

2) BOD5的去除 

污水中的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代谢作用,然后通过泥水分离来完成的。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zui终产物是CO2、H2O等稳定物质,其实质是将液相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固相物质,表现为活性污泥量的增长。 3) CODcr的去除 

污水中CODcr的去除的原理与BOD5基本相同,污水出水中剩余的CODcr,即CODcr的去除率,取决于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它与处理废水的组成有关。 

对于废水,其BOD5/CODcr比值大于0.30,可生化性较好,采用二级处理工艺是必要的,处理出水*可达到CODcr≤60mg/L。

二级生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屠宰——阈通量的确定

  本实验中测量阈通量的方法为预压缩通量阶梯法, 该方法在传统的阶梯通量法上进行了改进, 在阶梯通量之前加入预压缩通量来增加测量的准确性.如图 3所示, 在预压缩阶梯通量法中, 每个运行周期中包含以下3个阶段:预压缩阶段(tpc=1 min)、过滤阶段(tf=10 min)、反洗阶段(tbw=2 min).预压缩阶段的目的是使得过滤阶段压力曲线更加稳定, 原理如下:使用一个较大通量运行, 从而压缩膜污染, 避免现有的膜污染在过滤阶段逐步压缩而使得压力产生变化.通过前期小试得出, 在预压缩阶段中通量Jpc选取为过滤通量J的1.7倍能够得到高稳定性的压力曲线.实验选取初始通量J0=18 L·(m2·h)-1, 每周期变化通量ΔJ=9 L·(m2·h)-1, 大通量为Jmax=144 L·(m2·h)-1.通过过滤阶段TMP的斜率, 即dTMP/dt来得出各通量下TMP增长速率.根据达西公式(1)并且测定得出原水与氧化水黏滞系数μ相同, 可得出在dTMP/dt基础上除以J, 即可以侧面考察膜阻力增长情况.

图 3 预压缩周期时间和压力

 式中, J为膜通量, m3·(m2·s)-1; TMP为跨膜压差, Pa; μ为黏滞系数, Pa·s; Rt为膜阻力, m-1.

  1.4 水质分析

  采用NPOC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因二级出水与外部环境长期接触, 因此水样中POC含量较低, 总无机碳(total inorganic carbon, TIC)含量则较高.为了降低TIC对DOC测定造成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NPOC法测定水样的DOC, 并认为DOC≈NPOC.先用2 mol·L-1的盐酸溶液调节水样的pH至2以下, 然后采用TOC仪(岛津SHIMADZU, TOC-L)进行测定.

  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EEM)用荧光光谱仪(F-7000, 日本Hitachi公司)测定.激发波长(Ex)范围选为200~400 nm, 步长选为5 nm, 狭缝宽度选为5 nm; 发射波长(Em)范围选为300~550 nm, 步长选为1 nm, 狭缝宽度均为5 nm.光谱扫描速度选为1200 nm·min-1.  2 结果与讨论2.1 臭氧-CNT膜改性联用工艺阈通量的确定及污染进程2.1.1 臭氧-CNT膜改性联用工艺阈通量的确定

  为了研究膜污染过程中污染速率的增长问题, 本实验对臭氧-CNT膜改性联用工艺的阈通量进行研究.本实验中臭氧投加量为0.22 mg·mg-1, CNT负载量为3 g·m-2; 过滤阶段时间确定为:预压缩阶段(tpc=1min)、过滤阶段(tf=10 min)、反洗阶段(tbw=2 min); 实验选取初始通量为J0=9L·(m2·h)-1, 每周期变化通量为ΔJ=9L·(m2·h)-1, 大通量为Jmax=144 L·(m2·h)-1.

  图 4为使用预压缩阶梯通量法对膜组件进行压力测试的TMP变化, 由图 4(a)中可以看出, 在大通量Jmax时, 膜组件TMP大为72.3 kPa; 图 4(b)中大通量Jmax运行时, 膜组件TMP大为63.5 kPa; 图 4(c)中大通量Jmax运行时, 膜组件TMP大为48.3 kPa; 图 4(d)中大通量Jmax运行时, 膜组件TMP大为28.1 kPa; 通过对比以上数据能够得出, 原膜+氧化水、改性膜+原水、改性膜+氧化水在Jmax运行时TMP相比原膜+原水膜组件分别减少了12.2%、33.2%、61.1%.结果表明在预压缩阶梯通量法运行下, 改性膜+氧化水TMP增长为缓慢, 抗污染性强.

图 4 预压缩通量阶梯法通量与TMP变化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