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战略向导明确 清洁能源成治污主要抓手
自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指示以来,政府极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相继出台多项激励政策。现今,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十三五”期间稳增长压力仍长期存在,发展清洁能源将成为我国应对污染问题的主要抓手,相关投入有望大幅提升,光伏、生物质以及风能发电等领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从全社会来讲,中国急需转变观念、树立新能源优先的制度安排。“更多由于主观原因,很多的利益调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比如有人认为火电利用小时数一定要达到5000甚至6000,将来可能是1000、2000,这样的观点要逐步树立,否则观念就不能转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在制度安排上,需要一个把常规能源逐步退出市场需要的合理机制。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郑方能曾透露:“我国已经进入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十三五’将加快建设安全、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首要任务便是控制煤炭消费,并加强煤炭清洁利用,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
国务院总理在此前的会议中指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有序开工合理的水电项目。加强风能、太阳能发电基地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建设。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今年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积极推进电动车等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化,加快清洁燃煤机组的核准进度,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坚决实施升级改造,促进煤炭集中利用代替粗放使用,保护大气环境。
“清洁能源产业咬着牙也要坚持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直言,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在环保压力和减排压力下,中国限煤、减煤,推动清洁替代能源是必然的选择。在低油价时代,更应该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