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北“两会” 省级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通过
近日,正在召开的河北“两会”传来好消息,将审议表决《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是2015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的头号工程,此举也看出了河北省政府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河北早前也出台过类似条例,但在京津冀地区生产生活频频受雾霾影响的当下,这一条例草案从起草到听证都受到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河北省内重工业企业较多,导致河北省内诸多城市成为城市PM2.5浓度排行榜中常客,又因紧邻北京,所以常常成为典型被拿来议论,境遇尴尬。而虽然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河北省政府从未停止过污染治理的脚步,但严重污染天气、雾霾天仍频繁出现。而本次两会草案的审议表决也必将成为指导全年环保举措的重要方针,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治污、治霾决心。
2015年7月,《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提交常委会审议,引起常委会组成人员高度关注。大家认为,出台一部操作性强、切实管用的具有河北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刻不容缓,并围绕条例草案一审稿有关监督检查方面的内容少、刚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多条建议。
“这部条例草案既遵循立法的指导和,又借鉴其他省份好的经验,还汲取来自本省的成功实践,实现了新的突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草案历经三次审议修改已基本成熟,即将提交省人代会审议。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草案重点对化工企业生产做了严格规范,如草案中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一条分别指出将限制污染行业并对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控制;三十五条明确指出:企业减少有机物排放,并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挥发性和无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料和产品,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兰翠表示,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涉及面广、关注度高。通过面对面征求代表意见,更好地汇聚代表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愿,让法规更接地气、更趋成熟。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将抓紧对意见建议进行梳理研究,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做好每一位代表意见建议采纳情况的反馈工作,确保向大会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法规草案。
河北两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一旦通过表决,河北“大气十条”将成为该省大气治理污染治理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确保“河北蓝”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