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扭正政绩观 综合治理补齐环境保护短板
守住底线扭正政绩观
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全国各地的殷切希望。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但绝不用生态赤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底线”就是低要求,是强制性的、不能逾越的“红线”。
如何守住底线?首先要扭正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唯GDP论”政绩观。
2013年9月,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没有疾言厉色,却是掷地有声。一语抓住了环保短板的“”。长期以来,我们的生态环境陷入“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唯GDP论”作祟。必须重塑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转变发展理念,绿色既是理念又是举措,环保既是制约,更是新的发展契机。守住底线,底线起跑,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