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一阵大风吹得北京阳光明媚宜人、碧空万里如洗,“两会蓝”一词应运而生,民众津津乐道。记得当初还有网友许下如此愿望,“衷心希望北京总开会,那样北京的天会经常蓝。”
一年过去了,2016年全国两会已于3月3日拉开大幕,“两会蓝”是否如约而至了呢?请看下图:
很明显,天公不作美,导致今年“两会蓝”失约,迎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是味道十足的黄色预警重度“京霾”。全国政协委员宋祖英打趣说,今天两会开幕,雾霾严重,常住北京的委员应该已经习惯,外地来的委员则需要适应。
“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污染物浓度呈现出南高北低,1日下午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就开始上涨,2日污染物从南往北移动,但主要贡献还是本地污染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介绍说。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形成初期,SO2浓度持续增加,污染物来源贡献较大的依旧是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源,而燃煤污染物主要来自原煤散烧和中小锅炉排放。
其实今年两会的雾霾也是春节以来北京的污染日,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少人难免吐槽一番,还有人提出颇值得思索的疑问:既然“奥运蓝”、“APEC蓝”和“阅兵蓝”等都能实现,那为何不能让蓝天白云好空气保持下去?
之所以不能保持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想必不少人都还清晰记得,当初APEC会议和大阅兵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采取了限产限行等一系列严格的管控措施,为此还惹得不少市民网友吐槽连连,说是物价上涨、出行困难,各种不方便,耽误了正常的生活及生产云云。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初的蓝天是短期调控的结果,而非长久之计。
不知有多少朋友还记得,2015年,这厢“两会蓝”刚结束,那厢雾霾接踵而至,使北京在内的多城深陷霾伏。由此可见,万众期待的“两会蓝”在目前大环境形势下只能说是偶然,并非必然。
后,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3月4日,也即是今天,受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北京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步减弱消散,半路杀出个“两会蓝”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老崔觉得,雾霾搅局今年两会也不见得全是坏事,至少可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将雾霾治理等环境问题好好商榷一番提提建议,促进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
以上就是今天的环保视野,感谢您的阅读。东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资讯我们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