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技术资金双重难题 “土十条”出台仍需时日
“三大污染防治计划”于2013年同时启动编制,“大气十条”、“水十条”已相继发布,但“土十条”还未正式公布,这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不无关系。土壤污染治理要比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复杂得多,抛开市场秩序、政策鼓励、投资来源等不谈,就技术而言,土壤修复行业便有许多可以探讨。
从“土十条”启动编制开始,环保人就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新蓝海,被预估的万亿市场潜力,也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聚焦于此。土壤污染是同大气、水环境污染同样严峻的环保问题,但因其更难被人直观感受,近年来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土壤污染不像雾霾那样大面积频发,但其一直存在。2004年4月,由于北京宋家庄地铁站原址是一家农药厂,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中毒。2006年7月,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了二十亩毒地,导致六位建筑工人施工时感染而陷入重度昏迷。
2013年,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湖南省出产的大米镉含量严重超标,“镉大米”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指出,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客观分析,土壤污染治理要比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复杂得多,抛开市场秩序、政策鼓励、投资来源等不谈,就技术而言,土壤修复行业便有许多可以探讨。
土壤修复不是一招吃遍天不得不承认,土壤污染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降低,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危害人体健康。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土壤修复行业应运而生。土壤修复是利用相关技术措施将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过程。
土壤修复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着实不易。目前,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如果企业想通过一项技术应对土壤修复的所有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蒋建国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土壤修复的技术选择受到土壤类型、性质、受污染程度、后续用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