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之下煤化工行业是否还有潜力?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行业去产能力度加大,特别是4月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下降,但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在煤炭市场需求不振以及利润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煤炭企业把目光投到利润率相对较高的煤化工行业。“逢煤必化”已经成为多家大型煤炭企业的普遍选择。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指出,未来煤化工用煤量仍有一定增长空间,约为1.5亿吨油当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现实,赋予发展煤制油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国内外油气市场的需求增速已明显减缓。煤化工行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从煤化工行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不得不承认,其当前正处于困境中。“低油价”、“严环保”、“水资源”是当前发展煤化工需要迈过的几道坎。
来自油价下行的打击
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分别跌破每桶40美元和35美元;布伦特原油全年均价每桶53.6美元,同比下跌46.1%。这给煤化工产品销售带来严峻挑战。
此前有从事煤化工的专业人士测算过,当油价低于60美元/桶的时候,煤制气和煤制油等煤制能源方面都将会没有利润。当前WTI油价仅45美元/桶,且业内普遍预计中短期内油价仍将处于低位,因此,煤制气和煤制油的经济性会较差。而现时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仍有一定利润,主要是由于烯烃的下游是薄膜等消费品,下游需求会较其他工业品稳定。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唐淑云认为,2016年,原油供应过剩的态势很可能持续到四季度,布伦特原油全年均价将低于2015年,预计到2018-2019年,布伦特均价才有望回升至每桶60-80美元。
“尽管现时煤价处于低位,使煤化工项目看起来变得有利可图,但是,原油价格目前仍处于低位,短时期内不会改变。这对于煤化工产品的经济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旦失去了经济性,煤化工也就失去了初衷。”金银岛研究中心化工部主编王贞贤表示。
“煤化工项目的产品路线不同,经济性也不同,总体来看,即使目前煤价较低,煤化工产品的经济性也普遍低于石化产品。”唐淑云说。
此外,唐淑云还指出,以煤制油为例,煤制油行业当前不只面临低油价的冲击,还有高额的油品消费税,日子更加难过。
环保和碳排放压力大
煤化工项目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项目规模大,排放总量仍相对较大。
在废水方面,煤化工生产废水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由于项目多建设在西部地区,当地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差,没有纳污水体,废水必须实现“零排放”。目前高浓盐水存在处理费用高和废盐如何再利用的问题,有机废水的处理回收技术等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化验证。
据了解,在2015—2016年,苏新能源煤制天然气项目、浙能新天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潞安长治煤制油项目的环评报告均经历了多次论证、反复修改和二次审批,充分显示了有关政府环境部门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