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跨越式发展难掩隐忧 高成本仍是海上风电硬伤
资讯中心


跨越式发展难掩隐忧 高成本仍是海上风电硬伤

2016-07-26 08:14:37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新能源设备风能设备海上风电阅读量:52531

导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海上风电是能源产业投资的新风口,之前的缓慢发展是为未来的爆发做足准备。
  【中国环保在线 清洁能源】近年来,风力发电在我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海上风电将凭借其诸多优势,正处于从“项目示范”向“快速开发”的转折时期,并有望成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但如何跨越海上风电的诸多门槛,至今仍是业内待解难题。

  
  跨越式发展难掩隐忧 高成本仍是海上风电硬伤
  
  在十二五时期,海上风电装机量只完成的数量不到目标两成,但丝毫未影响对海上风电的信心。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海上风电是能源产业投资的新风口,之前的缓慢发展是为未来的爆发做足准备。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海上风电产业链短时间内依然难以爆发,这里面既有政策法规未完善,也有相关标准未制定,以及技术产能、配套实施不足等问题。这些缺失和漏洞,何时能够补齐还是个未知数。
  
  我国海上风电诞生已有8年,早批准建设的是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至今虽然发展已长达八年之久,但到2015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仅为75万千瓦,可见海上风电的发展缓慢,但国家政策的规划令其一举成为能源产业新风口。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中,列入海上风电建设方案的数量多达44个,总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开工建设1000—1500万千瓦。在此规划下,海上风电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爆发。
  
  但是,站上风口却未能爆发,这道槛就是高昂的成本。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海上风电的平均投资成本约为14743元/千瓦,是陆上风电的2.8倍。同时,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同样居高不下,目前大部分在0.98—1.41元/千瓦时左右,远高于煤电、气电和陆上风电。如何降低成本,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6年迎转折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我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海上风电将凭借其诸多优势,有望成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由于受制于成本、技术等原因,过去数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速度远低于预期。不过这种现象从2016年起或有改观,近期海上风电建设有加速的势头。
  
  据了解,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单机容量大、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以及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海上风电将成为推动风电技术进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方向。回顾“十二五”,我国风电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29亿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却。不过,这一情况即将发生改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及行动路线图中,研发大型海上风机也赫然在列。
  
  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本新指出,“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大力推动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海上风电将从技术、质量、政策等方面取得飞跃式进步,实现高速发展。因此,2016年将是海上风电发展的“转折年”。
  
  我国目前是第四大海上风电国,占据海上风电8.4%的市场份额。我国的海上风电资源较丰富,据中国气象局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5米到25米范围内,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5米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为5亿千瓦。虽然海上风电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风电的1/5,但从可开发比例以及单位面积来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大。
  
  市场不宜乐观
  
  “与陆上风电发展相比,目前,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仍然是风电产业自身的问题,更多是产业自身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机组技术、施工技术、输电技术、运维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发展的需要。”史立山说道。从制造到安装都需要专门的技术,风机、施工船舶、电缆、塔架、钢材、叶片等,也需要开发专门的设备来进行安装,对技术要求更加的严苛,产业链上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打独斗。
  
  史立山曾表示,今天,限制新能源的发展,已不再是新能源技术和支持政策的问题,而与整个经济社会和能源变革密切相关。从形势上来看,海上风电统筹协调的难度在加大,需政府、企业、社会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近海风电的投资约是陆上风电的2倍,在16000元/千瓦上下浮动。根据可再生能源署提供的数据显示,内陆风电项目成本构成中,风机制造、运输与安装的比例占到总成本的64%——84%,而海上风电项目仅占到30%——50%。高于近一倍的电网成本、建造成本以及其他成本,使得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成本高昂。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首先要突破成本瓶颈,其中电价缺乏吸引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近海标杆电价是0.85元,但真正做到这个价格需要严格的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赔本。降低海上风电成本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在他看来,“技术再先进、再好,如果不能把风电成本降下来也无效益,我们所有的目标都要围绕着怎么把成本降下来这个关键。”
  
  孱弱的产业链
  
  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成本、政策还是技术,归纳起来都可以说是一个问题——中国海上风电的产业链还不成熟。
  
  “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协同。”IBM大中华区认知解决方案事业部能源与电力行业总监李国志认为。目前整个海上风电产业链的薄弱,或将成为未来制约其大发展的根本因素。“2016年已过半,从现在的情况看,十三五规划多半完成不了。”一位业内人士难掩焦虑,对海上风电产业链的现状提出了多个问题,“你看看现在有几个打桩锤,有几条支腿船?4兆瓦以上风机配套叶片模具有几副?配套产业跟不上,都将是未来的瓶颈。”
  
  海缆是海上风电产的一个关键零部件,中广核如东海上风电项目的海缆采用的是国内长的110KV三芯海缆。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曾因为出现天气,导致海缆铺设可能出现毁灭性打击。“那两天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一颗心都吊着。”中广核风电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徐成根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要是海缆出现大问题,整个项目都会遭遇致命的损失。”
  
  海上的特殊环境也是安全和造价不可控的一个因素。中广核如东项目离岸距离较远,近距离25km,远距离30多km。为了确保安全,每次台风来临前海上所有施工船只(施工高峰期近30多艘船舶)都需撤场进港避风,2015年就有三个台风造成项目施工船舶撤场。撤场一次将造成近千万的损失。
  
  那么,面临诸多挑战的海上风电在十三五到底会有怎样的发展?“我认为海上风电项目应该不会在2016年出现大爆发式的增长,而会是一个循序渐进式的增长。”业界资深人士田磊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想法,“我坚信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一定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稳定的市场。届时,从风机研发生产,到项目投建运营等环节,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各方都会走向成熟和共赢。”
  
  (参考资料:中国产经新闻报、前瞻产业研究院、《能源》、中国风力发电网)
我要评论
  • 三峡新能源在北海成立海上风电公司

    三峡新能源(北海)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等等。
    海上风电清洁能源
    2025-03-13 14:08:16
  • 深化战略合作共谋发展 电气风电与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会谈

    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到访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风电将与国家电投东北公司紧密协作,共同探索项目开发、产业协同及运维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丹东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将以此次会谈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推动双方战略合作迈入更高水平,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电气风电海上风电
    2025-02-21 14:16:15
  • 天顺风能与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共商日本海上风电合作机遇

    2月10日,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一行到访了位于南通通州湾的天顺风能海工装备事业部,本次的交流活动与信息互换,为天顺风能拓展日本海上风电装备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也向客户展示了天顺风能对于海上风电与模块类产品的专业化项目管理能力。
    天顺风能海上风电
    2025-02-13 11:25:36
  • 三峡集团发布第七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获奖名单

    三峡集团发布第七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名单公布,22项创新成果获得表彰奖励!
    三峡集团海上风电储能
    2025-01-23 15:08:53
  • 中国电建2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国家能源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电建“80米级水深海上风电自升式综合勘测平台”和“水电站大坝北斗安全监测及应急远程控制系统”成功入选。
    海上风电清洁能源
    2025-01-20 09:33:14
  • “中国新能源第一股” 装机超4000万千瓦!

    截至2024年12月底,作为“中国新能源第一股”,龙源电力新能源装机总容量成功突破4000万千瓦。
    新能源海上风电
    2025-01-16 09:49: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