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治理迎爆发式增长 千亿元市场亟待开拓
“十三五”规划将VOCs纳入主要约束性减排指标,将引发VOCs治理行业快速发展。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政策的强大压力下,‘十三五’期间VOCs治理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但专家指出,目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与控制还面临很多困难。例如,政策法规等管理体系不完善,治理、监测技术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这都严重限制了VOCs检测、治理市场开拓以及行业发展。
当前VOCs检测、治理行业现状怎样?有何新趋势?通过哪些途径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媒体日前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和相关企业负责人。
VOCs治理行业有待成长
治理企业规模较小,相当一部分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商业模式主要是提供设备、技术工艺或者药品;检测行业有发展,有的企业开始通过融资增强竞争力
据了解,VOCs种类繁多、排放行业众多、排放源小而分散,除了个别行业以外,单个污染源的治理规模一般较小,产值较低。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曾对80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查统计,2014年企业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八九家,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有30家左右,其余企业大部分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在3000万元以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副秘书长、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栾志强说。
他表示,以此推算,全国2014年VOCs治理行业的总产值应该在70亿元以上,企业的利润率一般在10%~15%左右,略微高于除尘、脱硫和脱硝等行业。
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工江浩说,他们在工作中发现,VOCs治理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提供设备、技术工艺或者药品,合同额只有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很少有像脱硫、脱硝那样的工程类大项目(包括设备采购、设计安装到施工或者运营,合同额是千万元级甚至亿元级)。
“从目前的企业情况来看,全国从事VOCs治理的几百家企业中,约一半企业是在近三四年内新注册成立的,或者由除尘、脱硫、脱硝、检测等其他行业转移过来的,其中还包括部分境外企业和境外企业的代理。”栾志强介绍。
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以前从事除尘、脱硫、脱硝行业现在涉足VOCs治理的企业,资金实力强,技术转型较快,发展也较快。还有一些境外企业进入我国VOCs治理市场,依托其具有大型治理工程设计经验的技术优势,起点高,发展迅速,对境内企业形成了很大冲击。
调研中还发现,随着环保部门对VOCs排放监管力度的加大,VOCs检测市场发展迅速,从事VOCs检测仪器与检测业务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另外,社会资本开始进入VOCs治理市场,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通过融资、注资等途径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