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遍地开花仍存“虚火” 盛名之下环保路向何方
资讯中心


遍地开花仍存“虚火” 盛名之下环保路向何方

2016-09-13 13:43:57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环保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阅读量:48793

导读:“繁华的背后,一堆人会哭。”一位资深人士这样形容当下的环保。的确,历经多年高回报率、高增速的环保产业,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进入者。
  【中国环保在线 市场行情】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2014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9576亿元,同比增长6%;“十二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约4.5万亿元。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2倍多;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

  
  遍地开花仍存“虚火” 盛名之下环保路向何方
  
  “繁华的背后,一堆人会哭。”一位环保企业的高管这样形容当下的环保产业。的确,在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盈利大幅下滑,金融资本面临“资产荒”,历经多年高回报率、高增速的环保产业,像是一片蓝海,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进入者。
  
  尽管产业依然在高速增长,但蓝海正在变红。“目前全国有53000多家环保公司,实在太多,而且很多企业都太小。”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说。据公开资料,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从事大气、固废、水务及环境监测、检测等业务的环保企业共计59家,粗略估算仅占环保公司数量的千分之一。而从收入水平上来看,59家上市公司2015年的销售收入中位数仅为11.6亿元。
  
  另一方面,央企和大型国企业在积极进入环保领域,除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外,新进入的央企或国企在市政类项目、工程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厮杀激烈之时,也是环保产业整合之时:行业并购、整合新闻不断。“大机构进入,这在行业会加快并购整合,对行业秩序的重构加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赵笠钧指出。显然,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人们都对环保产业寄予厚望,可对于企业来说,想活下去并不容易:直面激烈的竞争,实力不济者要么被市场吃掉,要么被企业吃掉。
  
  行业大佬横向扩张
  
  事实上,基于“十三五”提出的“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环保行业内的精英正向具备环境咨询、环保设备、工程设计及运维等综合能力的大型环境集团发展。首创集团是在1996年的重组中迈入环保行业。在国有资产庞大体量的支持下,通过投资和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在水务产业中积极开拓市场、做大规模。它在完成全国性投资布局后,转向管理经营型公司,延伸公司水务产业价值链,进一步整合运营管理体系以提升效率。
  
  而桑德集团也早已通过横向发展,成为涵盖水务、固废处理、环卫、再生资源等领域的综合性大型集团,并进一步迈入了新能源、生态农业这类更为前端的环保产业链中。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认为,技术是真正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商业模式只能解决环境产业准入和转型。而进入新能源,也是为了寻找“可以无限发挥的领域”。
  
  与前两者相比,作为近几年迅速壮大的后起之秀,博天环境集团则有其独特的发展战略:赢时思变。1995年,正当“菜篮子工程”火热之时,博天环境主做屠宰废水处理。1998年,当啤酒行业在青岛啤酒发起的并购潮下迎来繁荣期,博天环境已经提前布局,跨越技术壁垒,积极进入了啤酒废水处理领域。2004年,博天环境的大客户已经更多来自乳制品领域,这次转变同样来自它对行业趋势的准确预判,此时因为蒙牛、伊利在全国范围的扩张,乳制品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2008年,博天环境又进入到了煤化工废水处理领域中。而到了2013年,煤化工行业如日中天之际,博天环境却已经转向市政领域,并在符合环保部门政策取向的工业园区领域布局。
  
  显然,能够在经济大势潮起潮落之中,紧跟市场脚步,甚至跑在趋势前面,以积极的应变来保持稳健的发展,这正是当前环保行业亟需树立的观念。
  
  资本注入应更趋于理性
  
  而只用了短短十数年,环保产业从“边缘”跃升为“支柱”。赵笠钧在此前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报告中指出,尽管近来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引导了环保产业市场化、规模化扩容,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仍可能以其稳定的收益吸引着各界关注。特别是近几来,PPP模式和第三方治理得到力推,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PPP模式4次被提及。而环保类PPP项目占比较大,因此,“十三五”期间,各界将更加看好环保领域。但行业过热容易产生不理性的行为,特别是在外来资本的冲击下,环保行业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不久前,杭州钢铁集团低价中标浙江温州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这样的影响下,行业内不少中小型环保企业也有可能步入低价中标的怪圈。
  
  “资本介入放大了行业成长的预期,环保产业正在被各种力量左右,过快发展可能会带来诸多隐患。”赵笠钧认为,过热的资本下,环保产业同时存在“虚火”。当前资本界对环保领域预期过高,实际上传统环保业务的市场尚不成熟,要找到好的投资标的存在一定困难。
  
  他建议,一方面,资本的进入应该更加理性。从事环保行业的投资,不能仅仅是对赌协议式的财务型投资,投资者需要对行业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展开战略型投资才更有益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投资对于市场有清醒判断、布局未来的环保企业。另一方面,在资本过热的情况下,环保行业内部目前技术、模式和经验准备不足。未来应该加强技术进步、自身能力建设,以及行业企业间的竞合与融通。
  
  对外机遇正凸显
  
  此外,在对内进入“产品”时代的同时,“走出去”,开拓更大的空间也成为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国内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劳动密集型、资源高消耗的行业将不可持续,未来将进一步转移到海外。这种情况下,中国环保企业应该‘走出去’,到更大的舞台上寻求发展。”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笠钧表示。
  
  目前,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重资产企业为代表的企业,采用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诚如北控集团以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大垃圾发电厂,成为史上中国环保企业收购德国公司金额大的交易。另一类企业“走出去”则是凭借技术、管理和成本等优势获得海外项目订单,相继开拓了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市场,为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与过去相比,目前我国环保企业更加热衷于海外并购。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统计,仅今年一季度,环保领域就开展了6起对外收购,总额达128亿元,是去年海外并购总额的两倍多。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更多产业机会也展现在企业面前。众多企业在光伏农业、供水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及低碳城镇建设等领域都纷纷实现突破。
  
  然而,“真正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对于企业来讲,如果没做好准备,就很匆忙地‘走出去’,付出的‘学费’也许会比较大。”赵笠钧建议,“对于相对弱小的环保企业而言,可以借助与大企业的合作,积累经验,再逐步实现‘走出去’。”
  
  (参考资料:人民政协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日报网、英才杂志)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