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塑就协同治理新标杆 京津冀下活生态“一盘棋”
资讯中心


塑就协同治理新标杆 京津冀下活生态“一盘棋”

2016-09-14 09:57:54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地下水阅读量:52691

导读:现实问题倒逼制度设计,打响绿色保卫战,集结号嘹亮催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生态重建带来一次历史性机遇。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从八达岭到司马台,再到金山岭,作为古代北京的军事防御屏障,早已闻名遐迩。如今,作为生态环保领域的典型样本,京津冀三地正紧密携手、深度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座“绿色长城”正在迅速崛起。

  
  塑就协同治理新标杆 京津冀下活生态“一盘棋”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投入不足,水源如何丰沛?近30年来,京津冀水资源量减少113亿立方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缺水,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大制约。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连锁反应。水量小—水污染—水短缺,恶性循环。森林—湖泊—湿地减少,一个个盛水的“盆”变小,水安全亮起红灯。
  
  “水病”似血脉不通,雾霾致呼吸不畅。2013年,京津冀的空气质量一半以上时间不达标,北京重污染天气比例16.2%。卫星云图上的“灰锅盖”、显微镜下的霾颗粒,一次次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给超载的环境减负,让脆弱的生态坚强,三地全力压煤、控车、降尘。
  
  然而,空气会串门,水流能跨界。无论是快见成效,还是解决根本,治污都需三地联手:既要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现实问题倒逼制度设计,打响绿色保卫战,集结号嘹亮催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生态重建带来一次历史性机遇。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一张“生态蓝图”管到底,三项“协作机制”做到位。过去,各摆生态区、产业区,区域间“绿屏”断裂、“绿廊”错位。
  
  迎来“绿色时代”
  
  早在2015年12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规划》)发布,《规划》中提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在2020年便可初步摆脱雾霾的困扰,迎来“绿色时代”。
  
  《规划》中明确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六大重点任务、生态保护五大区域等。其中明确指出,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为尖锐的地区。这些问题是当前及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大挑战。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力争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大气、水、土壤防治目标;到2020年,区域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左右,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6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等。
  
  《规划》还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红线,给出了具体的浓度限值,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将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据监测,2014年,长三角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42微克/立方米。这也意味着,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水平将达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水平,雾霾污染大幅下降。
  
  此外,《规划》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建设区域生态屏障,着力保障区域水安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改善土壤和农村环境,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以及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生态转型升级
  
  相比北京,津冀两地特别是河北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处理好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三地的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淘汰和腾退,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河北要补发展水平的短板,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如何去产能是位的任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表示。
  
  在2015年压减钢铁产能1360万吨基础上,河北今年将压减炼铁产能1726万吨、炼钢1422万吨、煤炭1309万吨,化解过剩产能力度与去年相比明显加大。同时,张家口、保定、廊坊三市将研究制定钢铁产能的全部退出方案。
  
  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一方面改善了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则为发展赢得了更大空间。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京津冀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快于全国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1297项,成交额达49.5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不能是污染的再次转移,同时要符合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作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天津市蓟县确定了承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外溢功能重点地区的目标,对入驻项目的挑剔则近乎苛刻,确定只引进八大类项目。
  
  蓟县对于引进项目的限制,符合《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要求:严格执行京津冀三省市发布的产业负面清单,严禁超出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的项目落地建设。用环境承载能力为地方承接项目划框框,换来的是京津冀三省市更多的产业投资。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旅游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6%和39.1%。天津市租赁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以及文化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41.4%、1.1倍和33.6%。河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3%,比季度加快6.7个百分点。
  
  联防联控寻突破
  
  基于上述背景,2015年,环境保护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为重要的一环,三地无论是从合作、政策、投入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从定期会商、联动执法到统一重污染预警标准,一年来,三地在协同治污方面不断摸索,做到了“1+1+1>3”。
  
  在大气治理方面,通过前期的尝试和摸索,2016年3月2日,面对新一轮雾霾的袭来,北京、天津、廊坊、唐山、保定、沧州六市统一实施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同步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响应措施。预警标准的统一,为三地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奠定了基础。
  
  水污染防治方面,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环保部门日前刚刚签署了《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环境污染问题联合处置协议》,正式建立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水环境污染联合执法机制。这一协议的签署,对进一步防范跨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环境水污染纠纷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管控,有效预防与处置跨京津冀流域水污染突发事件,确保区域内的水质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治理环境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对于治理污染面积大、任务重的河北省来说,资金保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京津冀紧密抱团,北京、天津担任起帮扶责任。“目前,京津已经开展结对帮扶廊坊保定唐山沧州大气治理,并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北京支持廊坊、保定4.6亿元,天津支持唐山和沧州4亿元开展大气治理工作。”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说。
  
  从五年规划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对大气、水污染治理进度下达了“硬任务”。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清晰的描绘出,未来五年内三地的水将更清、天将更蓝。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中国环境报、北方网)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