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财政部、环保部《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15〕919号)和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等的通知》(环办规财函〔2016〕28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北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2016-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9月26日
(2016-2020年)
一、河北省农村环境整治概况
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绕渤海,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河北的地貌复杂多样,是全国兼有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五大类基本地形和湖泊、海滨的省份。由于历史原因,河北省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环境污染治理相对滞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功能,决定了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任务极其重要和艰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以解决影响农村环境脏、乱、差为突出的生活垃圾、污水等问题为重点,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示范,逐步扩大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成果,相继建成了一批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各具特色的美丽村、镇。
河北省从2009年开始在省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2年至2014年,在环保部、财政部的关心和支持下,河北被列入第三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省。到2014年,全省共有4500多个村庄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直接受益人口超过330万人。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和136个县(市、区),全部编制完成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全省800多个建制镇中有500多个城镇编制了环境规划;组织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系列环保创建活动,全省已批建环境优美乡镇或生态乡镇50个、“生态村”11个,省级环境优美城镇124个,省级美丽乡村200多个。
2015年以来,在环保部、财政部的支持下,全省选取南水北调输水沿线重点区域37个县(市、区)、7000多个建制村,以整县(市、区)域规模治理为主要推进方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中央财政专项支持10亿元资金,省、市、县筹资5亿多元,集力推进上述区域农村环境整治,受益人口超过500多万人。
二、整治区域概况
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2个省直管市,171个县(市、区),2246个乡(镇),4855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5000万。
南水北调工程贯穿河北省京南全部区域,包括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涉及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7个设区市和定州1个省直管市,共计60个县(市、区)。其中,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段起自冀豫界的漳河北岸,沿京广铁路西侧经过邯郸、邢台、石家庄、定州、保定5市的35个县(市、区),于保定涿州西疃村穿过北拒马河中支后进入北京市,渠线总长465.92km。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山东省临西县刘口村进入河北省境内,沿途经过沧州、衡水2市所辖25县(市、区),由青县马场镇进入天津市(具体见附件1)。
三、主要整治内容及预期目标
1、基本原则
集中连片打造。从典型示范向集中连片改造提升转变,通过扩点成片及新建片区,充分发挥规模治污的聚合效应,有序推进,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采取整县(市、区)域环境治理推进方式,逐步提高农村环境规模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