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市场行情】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环保走出去的道路更加畅通,也变得更加急迫。与2015年相比,环保企业更加热衷于海外并购。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统计,仅一季度,环保领域就开展了6起对外收购,总额达128亿元,是去年海外并购总额的两倍多。
2015年环保领域并购火爆,2016年延续了这一规律。
梳理多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环保领域并购额约为230亿元,交易额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其中海外并购交易额达到136亿元,达到去年海外并购总交易的2.7倍。对于2016年增长迅猛的海外并购,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环保企业成长壮大的一个内生现象,随着大量环保企业逐步壮大,2016年我国环保产业并购规模有望继续增加。
从2012年6月,聚光科技以3100万元收购荷兰Bohnen Beheeer(环境监测领域企业)75%的股权起,环保企业海外投资一直以缓慢的速度在发展,据公开资料统计,其中2012年1起、2013年4起、2014年2起。直到2015年,海外投资开始呈现出飞跃式增长。
仅在2016年上半年,环保并购案例约49起,涉及交易金额超230亿元。国内大一起并购案在北京控股和北京发展之间诞生。3月,北京发展发布公告称,以18.5亿元的价格向母公司北京控股购买资产,分别是GSWM全部已发行股本、湖南衡兴65%股权、北控文昌的100%股权、哈尔滨市双琦的80%股权和北控沐阳的100%股权。这些公司都拥有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其中湖南衡兴运营有害及医疗垃圾焚烧项目。
从并购类型看,环保类上市公司并购主要有三个方向,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平台化。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原环保、兴源环境、三维丝、东方园林等以横向一体化整合为重组目的,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跑马圈地”,以打造综合性环保服务商。
而从细分领域来看,水和固废依然是并购案多的领域。近的2起分别由格林美、巴安水务。具体来看,10月26日,格林美以自有资金逾3000万收购由德国废物巨头雷曼迪斯集团实际控制的BAMETA GmbH 30%股权并对其增资。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此次收购,格林美可共享BAMETA的复杂废物分选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获得BAMETA以及股东在有色金属销售业务上的优先购买权,从而构建格林美在欧洲市场的可靠废旧金属原料来源。
也就在同日,巴安水务在继收购奥地利KWI公司后,又一次在“出海”期间有所斩获。业界普遍预测,在此次完成对瑞士水务的并购后,在海水淡化膜技术、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和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等三大领域,巴安水务亦将由此迎来实质性步伐。
“在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其实国内的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但在技术装备上还和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怎么去弥补?如果靠国内自主研发,进场非常慢。那如何快速迎头赶上?答案是通过化战略,收购兼并,通过外延式发展,迅速掌握先进技术装备,这无疑会对环保战略推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业界资深人士王培勇指出。
同样的观点印证于宇墨咨询研究总监史方标。在他看来,今年海外收购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绝大部分并购实际是以获取国外技术和产品、加强既有业务、服务本土市场为目的的,真正让环境服务走出的并购还很少,因而海外并购的风潮并不直接等于环保企业走出去的大潮已至。可以说,并购潮仅是海外业务潮的‘前浪’。”
对此,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分析称,未来环保产业将从传统的水和大气相关产品和服务发展为水、大气、土壤、固废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从以产品为主逐步向以服务为主的业态转型,环保服务将从单一要素、单一环节逐渐发展为环保产业链上下游及横向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环保模式。
如此,这样的海外大潮,“前浪”还会持续下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