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清洁能源】蛰伏良久的油气体制改革终迎来实质性进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油气产品定价机制,有效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推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
油气领域提速市场化进程 万亿体量将引掘金潮
尽管中国经济新动力正迅速增强,但传统动力的平稳运行乃至有序升级对于整体经济转型依然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就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了明确部署,并从放开上游勘查开采、完善原油进出口政策、向第三方放开管网等8个方面对改革作出了规定。
其中,天然气改革是《意见》的重点,而改革的核心则被业内解读为是上游的放开和中游管网的分离。在上游领域首先就提出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意见》进一步明确,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允许符合准入要求并获得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常规油气勘查开采,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而随着此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垄断程度较高的上游环节对民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中游管道输送领域,备受期待的管网独立终于提上日程。此次《意见》提到,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提升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而从中国天然气发展的阶段来看,管网独立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至于下游板块,制定更加严格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能耗等方面技术标准,完善油气加工环节准入和淘汰机制;推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也正基于此,有舆论指出,推进油气管网独立是本轮油气体制改革的大关注点。诚然,上游开放勘探开采,中游推进管网独立,下游完善进口加工……可以说,《意见》提出的措施既体现了鼓励市场竞争的导向,又提供了渐进有序的改革节奏。
从方向上看,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环节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但与此同时,“天然气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意见的出台表明大方向的正确性。未来天然气的消费增速保持高增长、基础设施大量建设是可以预期的。”业界资深人士庄嘉赟进一步指出,诚如管网独立,民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管道订单。
“市场”“公平”“开放”“竞争”亦是此轮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词。据人民网日前报道消息,在管网运营上,《意见》提出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在油气使用上,《意见》要求完善油气加工环节准入和淘汰机制,同时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公平竞争;在油气产品定价上,《意见》明确将依法合规加快油气交易平台建设,鼓励符合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就市场层面来看,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意见》逐步深入落地,此轮油气改革带来的市场体量将是万亿级别。具体来看,油气改革将直接利好油气开采以及管道建设等上游设备制造行业;其次,有利于中游管网去垄断;后,则是有望提高下游油气运营商的利润空间。而从产业链来看,有实力的地下管廊建设企业与天然气运营商也将会受益。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为确保改革能够深入推进,后续可能还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并且这些配套文件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此背景,如果改革走向深入,油气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均将实现市场化改造,从而推进油气领域实现向市场化的根本性转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