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从1957年开始,北京市就提出了“垃圾分类”,在全世界范围内也算得上是先一步试点的城市。但是直到1996年,北京市的垃圾分类也未见成效。转眼60个春秋已过,北京在成为垃圾分类试点之后又成为了垃圾强制分类试点。这一次,北京将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让示范片区发挥带头作用 北京垃圾分类重新起航
有一些了解北京垃圾分类历史的人分析称,北京垃圾分类自1996年至2017年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今,在致力于垃圾分类制度全覆盖的前提下,北京落实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行动接踵而至。
来自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的消息显示,《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有望近期发布实施。根据文件要求,到2020年,北京要基本形成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对于可推行区域,要实现全覆盖。
根据北京市的规划,接下来将普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同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领域的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将全面启动,并且组织验收。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北京市示范片区工作要点正在制定中,而机关单位和市属公园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正在落实。
据了解,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透露,北京市各机关将带头实施垃圾强制分类。中央国家机关、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一些试点企业都将在垃圾强制分类名单中,要求配备专门的容器或场所,实现有害垃圾、再生资源和餐厨垃圾等的分类投放。
目前,东城区有870多家机关单位确定垃圾强制分类制度,通州区也要求9月底前,数千家餐饮单位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与此同时,扩大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能力,建立生活垃圾集中分拣站,规范垃圾收运也将是北京市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紧跟着机关单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也发布消息称,市属公园分类垃圾桶已经全部就绪。在暑假这个旅游高峰期,各公园都将开展主题文明游园活动,逐步规范游客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并且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公园还将安排文明引导员和志愿者进行多形式宣传,将垃圾强制分类进行到底。
另一方面,创新形式也是顺利推进垃圾强制分类的重要工作之一。北京市海淀区就开始试点“机械手”分类模式,开辟了机械化分拣站。据介绍,海淀区已经成功试点4个清洁站机械化分类改造,预计今年还将再改造30个清洁站。
同样借助于科技优势,北京市正在致力于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被验证,能够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引导更多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如今,北京市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更快速扫除推行垃圾强制分类的障碍。
在信息时代的加持下,北京市利用起了二维码、积分制、手机APP等科技,致力于攻克垃圾分类实施的各项难点。所谓的“智慧分类”由此打开,在北京市试点垃圾强制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衔接好垃圾源头分类、垃圾投放、垃圾规范收运以及垃圾多元化处置是关键。
北京市垃圾分类追溯起来有不短的历史,但是真正取得进展就在近两年。很多人也会质疑,60年都没有起色的事情如何能在一朝一夕间取得突破。对此,北京市正在用行动证明,在垃圾分类由鼓励转向强制的今天,北京也将刷新自己的垃圾分类历史。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