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原创视点】国家投资连年攀升,治理技术不断突破,服务市场壮大升级等,都预示着我国环保正不断“靠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只是,要成为支柱,似乎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过分依赖政策,特殊治理技术的空白及混乱的市场秩序等难题,都是亟需补齐的短板。
“靠近”你,成为你 环保产业终将成支柱
经历“十二五”混沌懵懂的成长初期,进入“十三五”以来,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动,环保产业迅速走向壮大成熟阶段。尤其是从现在到2020年的时间区间内,环保产业势必延续过去几年的火热势头,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态势。
根据历年的分析数据,我们预计,我国环保产业将维持17%~20%的增速,并完成发改委《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设定的目标,实现产值2.8万亿元的飞跃。而且,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新常态下,各大细分领域在整个环保产业链条上的占比将大幅上升。
环保产业“靠近”国民经济支柱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的推进,直接的反馈便是国家投资。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我国环境污染投资总额从2388亿元提升至8806亿元,增长率高达2.7倍。“十三五”时期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显著增大,按照15%的增长率,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需求将超过1.8万亿元,且整个十三五期间的治理需求接近7万亿元,可谓壮观。
在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我国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据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环保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辛志伟介绍,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环保部发布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9项、佳可行技术指南17项、工程技术规范83项,发布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目录11批,等等。
根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多个行业的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电力行业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已经“走出去”,成功参与市场的竞争。
在污染治理技术、环保服务及市场市场的全面升级驱动下,直接促使我国环保产业万亿规模的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也正缘于此,我国环保产业的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环保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距离”
乍看起来,我国环保产业一往无前,大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风范,实际上,现阶段的环保产业距离真正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仍存在一定的距离。
首先,环保产业是政策扶持性产业,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长期过度依赖于国家政策与投资的驱动力,导致环保产业本身主动性欠缺,以至于在产业机构深度优化、产业技术革新及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利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上文中提到,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成绩斐然固然不假,但不能沾沾自喜。需要认清的是,我国环保技术的技术更多的体现在常规污染治理领域,在特殊领域及新型治理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治理技术仍旧处理滞后甚至一片空白的真空状态。
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产业集中度低,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以及低价竞争等无序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扯了环保产业经济支柱的后腿。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多重困境。
当然,目前的一切都是暂时,未来的发展用时间证实。不管怎样,我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环保产业,终成支柱,而环保企业和环保人,终成这支柱的构建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