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清洁能源】自2017年11月以来,一场持续发酵的“气荒”自北向南、由东向西迅速蔓延。此次全国大范围气荒主要原因是“煤改气”带来的天然气消费量陡增与应对不及的天然气供应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国内LNG价格一路飙涨引发各方关注。
价格疯涨背后凸显供需矛盾 天然气消费持续升温
每逢冬季采暖期,都是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时期。自1月30日夜间,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已经开始执行到量关阀,使城市燃气供应再次趋紧,甘肃兰州、河南平顶山等多地城市燃气公司纷纷下发错峰用气通知。为此,中石油启动了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2月2日中亚管道气逐渐恢复供应,目前实际日进气量约1.1亿方,进一步缓解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从2017年以来,在环保的高压下,随着“煤改气”的迅速推进,天然气消费一改往年颓势,增长重回两位数。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工业用户成为增长主力,同时政府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民用气需求增长强劲。除了爆棚的煤改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在2017年均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3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接近15%。
这个增量相当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在此背景下,LNG价格经历了断崖式下跌,此后暴雪天气导致天然气需求增加,LNG市场再次低位小幅回涨,在每吨超过5985元的关口稳定了一段时间。进入2018年,天然气供需矛盾有增无减。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天然气消费量会达到2587亿立方米,比2017年增长10%。
而以“气荒”名义不断吹大的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泡沫终于在中央与地方的携手整治下破灭。在LNG价格疯涨之际,主管部门开始出手严打市场乱象。从2017年起,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采取“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策略,推进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国家发改委的思路很明确:管道运输价格受国家管制,两头的价格则逐步放开。近期国家发改委处罚了一批擅自提价的企业,LNG的价格逐步回落。随着LNG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此轮气荒困难时期似乎已过去。
LNG价格疯涨的背后,与供需失衡密切相关。虽然相关部门及企业做了天然气迎峰度冬的安排,但天然气供应吃紧的局面从去年10月开始显现,导致进口LNG顺势涨价。但从各地的市场表现看,个别省份经历了LNG价格上涨翻番之后又急剧下跌的“过山车”行情。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从天然气供应角度看,前两年供应相对平稳,现在气源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中亚管道输气进口减少。2月5日,作为我国重要外来气源之一的中亚管道气量已经恢复至1.1亿方。
这也使得LNG市场从暴涨急转为暴跌局面,其中部分地区市场价格再次腰斩。据了解,中亚天然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进口通道,加上中俄天然气管道、东南通道进口的LNG和中缅管道,是中国进口天然气的四大通道。临近年底,各液化气厂忙着清库存,加之目前下游需求主要是城燃,需求相对薄弱。受中亚管道供气量大幅下降影响,天然气紧缺状况或再现。分析师预计短期LNG价格仍将上行,春节后或有回落。
春节后,一方面,天气好转,运输便利,可以有更多的华南海气运到北方。另一方面,随着供暖季结束,需求也会有所回落。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天然气市场供需的紧张格局有所缓解,LNG价格也出现了缓解了状况。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认为,未来LNG供过于求将加剧,意味着国内天然气资源完全有保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