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强制或是鼓励,都是为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行为自觉。”推广垃圾分类,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更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垃圾分类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生活垃圾分类推广还会远吗
“垃圾分类?没想那么多,哪个垃圾桶近就丢哪里。分类回收是好事,就是做起来太麻烦。”杭州市民崔先生如是说。
在许多城市这样的场景都不陌生,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很多情况下只是摆设,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居民早已养成将垃圾统一装袋扔掉的习惯。
更何况,在一些地方,即便前期分类准确有序,将不同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垃圾收运过程却“一锅烩”,让不少市民寒了心,严重影响了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
困难重重
垃圾分类难在哪?中国环保在线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小区居民分不清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有些居民也明确表示,平时并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可见,民众对于“垃圾分类”意识薄弱或成为主因之一。
行业专家指出,除了民众分类意识不浓厚,硬件太少也是重要因素,譬如很多小区、公共场所还没有配置标准的分类垃圾桶,有居民想分类投而不得。此外,分类标准太模糊,导致民众不知该怎样分类投放,也是一大掣肘原因。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居民文明素养的提高、分类垃圾桶的摆放引导以及广泛的宣传发动,老百姓普遍有了垃圾分类意识。但距离垃圾分类的真正落实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垃圾分类工作,绝不仅仅是在街边、小区内放置几个标有分类字样的垃圾桶便万事大吉。它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彰显一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公民意识的提升。
国家行动
在“垃圾分类”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背景下,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目标、垃圾分类的类别、激励机制等内容,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日前,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确定今年3月底前,46个重点城市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任重道远
有关专家表示,“垃圾分类”终目的是为了重复利用和保护环境。仅从“分类”这个环节来看,目前国内垃圾分类还存在类别不够细、标准不够明晰的问题,居民的分类知识也不够。因此,做好垃圾分类仍任重道远。
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毛达看来,在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上,我们已浪费了10年时间。如果在10年前能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生活垃圾分类早已实现。“所以,接下来的10年,我们不能再延续过往的某些状态。”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随着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市民来说,培养垃圾分类习惯需要克服一时不便;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垃圾分类并非设置几个分类垃圾桶那么简单,还有激励机制、综合利用等一系列工作要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