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环保在线 土壤修复】随着长期以来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粗放化和农业高度集约化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而近些年国家政策的天平向土壤污染防治倾斜,催热了土壤修复产业。业内预计,到“十三五”末,土壤修复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关卡。

政策法规体系趋近完善 土壤修复产业静待丰收(摄影:老崔)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工业废水污水超标排放、垃圾渗滤液泄露、生活污水肆意流淌、资源开采等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深远。
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与每个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更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大国崛起、美丽中国,还是全面小康建设,土壤环境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国家政策频繁加码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素有“土十条”之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主要目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经通过人大常委会二审,进入程序后期,出台在即;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于2016年四季度启动前期准备,将在2018年开展全面普查。
此外,《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启动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多项法律标准千呼万唤即将面世。
截至目前,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构建完毕。虽然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尚未成型,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实施土十条”的要求,势必加快这一进程,加速完成政策法规体系构建,为土壤修复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2018年1月,国家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网已初步建成,目前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有近8万个,包括环保部建成的38880个点位以及国土、农业部门所建的近4万个点位。
土壤修复强势崛起
相应的,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提升,土壤修复行业作为新兴的环保领域之一势必受宠,获得的飞跃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只有30亿元,2016年攀升至90亿元,2017年土壤修复产业规模达到约合240亿元,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也从三年前的500加增至目前的近3000家。在“十三五”时期,土壤修复产业突破1000亿大关具备较大的可能性。
土壤修复行业的热度,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上,在各大企业的市场布局中同样可窥一斑。据悉,目前已经大量社会资本与企业闯入土壤修复领域进行精心布局,寻求发展机会,以央企及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选择跨界做土壤修复,多家背景雄厚的土壤修复公司由此成立。
诚然,在起步晚、发展慢等多重因素的掣肘下,土壤修复产业仍旧面临着比如资金、法律、技术及行业标准体系等问题,但随着短板的补齐,行业前景将会越发光明。中国环保在线建议涉及土壤修复的环保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们,看清国家政策、市场格局,抓住人才资源,寻求技术创新,保持核心竞争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