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5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通则》团体标准审议会,该标准由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制。
来自原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认为该标准编制依据充分,技术要求先进合理,对于我国污染地块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致通过审议。编制组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经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投票通过后发布。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多年污染土壤修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与可持续修复,即综合考量全生命周期修复行为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提升修复的综合效益。ASTM和ISO等标准化组织也发布了绿色可持续修复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融合了美国推行的绿色修复和欧盟推行的可持续修复理念,将其与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和污染地块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原则和要求。标准规定了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原则以及可持续性评价程序、方法和指标,并给出污染地块管理各个阶段以及各种典型修复的管理措施,可对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提供通用的技术指导。
为顺应我国标准化改革要求,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开展团体标准工作,范围覆盖产品标准、工程标准、服务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和行业自律标准。目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已立项70余项团体标准,已发布22项。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为自愿性标准,旨在有效增加标准供给,鼓励技术创新和进步,规范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要,实现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对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