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跟环保的不解之缘,环保在线曾多次在文章里提及。
只能说,北京真是一个风云汇集之地。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公开的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北京市门头沟区赫然在列;基本同一时间更新的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拟命名名单,北京市密云区也很抢眼。
可见,北京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确有独到之处。那么,不如今天我们就说说,北京市的垃圾分类。
从2018年的公开数据中可以看到,北京市的垃圾清运量不如广东、浙江那么高,但是人均每日清运量却达到了近2.5斤,远远超过广东、浙江等地区。这也意味着,北京市垃圾处理压力可不小。
面对一不留神就要陷入“垃圾围城”境地的现状,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快速响应了垃圾分类政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透露,如果一切顺利,北京垃圾分类条例或将在2020年1月通过。
2019年10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等事项。会议强调,要在条例修订的同时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和方式介绍,推动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垃圾分类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捋一下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北京来分类采用“四分法”——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这也是目前很多城市采用的主流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餐馆、旅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责令限期整改,预期不改的可罚1000元-5000元;单位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可罚10000元-50000元;个人,可处罚200元。
目前,北京市各地区都在积极行动,以期在2019年结束之时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如全市16区启动垃圾分类宣传,20多场活动陆续展开;通州将推出垃圾分类小程序,可积分、可预约、可投诉、可查询;庞各庄镇探索垃圾分类智能设备,专属二维码、指导APP同步上线......
此前,北京市通过“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活动推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截至8月底,直接参与的群众已经超过24万,其中近9成在调查中表示赞成垃圾分类,超过9成的人表示应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入法更要入心,为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点赞。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