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划”),其中包括8大章27个小节,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和开放发展为基本原则。
《规划》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车销量占比达25%左右,同时智能网联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30%。
如果非要用两个关键字来形容这一新的《规划》,“分”和“合”再恰当不过了。具体是指什么呢?
“分”——注重细节,重在突破与创新
“坚持整车与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是《规划》“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章中的首句,“分”就体现在零部件技术的开发与突破、整车的细节完善上。
《规划》提出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研发生产时,要重点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普遍存在的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和基础元件等问题,提升关键技术,多方位破解充电困局,再结合智能化、5G互联等大趋势,加快开放车载操作系统等的应用,将新能源汽车朝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现大范围、长期性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前提。《规划》提到,要加快布局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并依托互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实现互联互通、统一结算等,增加充电等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合”——开放融合,统筹发展以求深度变革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是“合”的注解,是跨产业的,具体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协同发展,从而推动汽车产品、交通出行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深刻变革,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夯实基础。
《规划》指出,在与能源融合上,加快建设柔性配电网络,鼓励地方开展V2G示范应用,并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确保电量供应;在与交通的融合上,《规划》提出汽车企业和出行服务企业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以达到准确匹配个体出行需求。此外,在城市和农村物流、港口短驳等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推广模块化运输、单元化物流和无人物流等新模式。
自动驾驶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一大主要趋势,《规划》中所提到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借助无线通信和定位导航等技术,实现车与交通等的数据共享互联,为自动驾驶控制决策和应用服务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将“人-车-路-云”串联,打造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车联网的实用性,既能实现自动化,还能对行车过程中的风险等进行预警和应急。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未来的落脚点仍是智能化,自动驾驶在5G等技术的逐渐推广下逐渐成形,而其中所涉及的安全,尤其是数据信息等安全则是接下来发展中需要重点突破,当然电池续航、充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