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扰,沙发太重,想换新也不知道该扔哪儿?床板坏了,换个新床旧床怎么办?书桌、柜子......林林总总这些大件垃圾,到底该怎么办。
等等,你说你压根没遇到过这种烦恼?
手动羡慕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你和我,没错啦,这些烦恼都已经成为过去式,甚至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这也不足为奇,被称为“基建狂魔”的我国近年来不断补短板,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构建,成效可不是吹的。
加上,各大城市陆续支持垃圾分类,人们可不仅注意到了“四分法”为主的各种列表,还有“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电子废弃物”这样的单列项目。
大件垃圾也是有人管的废弃物了,收集、转运、贮存、处置,据说资源化再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尤其是现在大件垃圾可以从小程序、支付宝、APP等渠道预约上门收件,更是方便了广大居民换新,远离废旧大件物品没人收、没地儿放的烦恼。
还真别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形式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8%以上的受访者曾遇到过处置大件垃圾的困扰。
受访者的心声可以概括为——我太难了!
为什么?
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大件垃圾扔哪儿也没个固定的地儿;同样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处理费很贵;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容易处理不说,处理不当还很浪费资源等等,这样的声音不在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62%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设立大件废弃物和建筑垃圾投放点。
针对这些大件垃圾回收和处理难点,我国政策框架搭建按下了加速键。
从2010年的《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GB/T25175-2010)、2018年的《大件垃圾集散设施设置标准》,到正在起草中的《大件垃圾处理技术规程》等,一步步推动大件垃圾收储运和处置走向正规。
社评,大件垃圾处置是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也是“无废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垃圾强制分类制度落地之后迎来了足够广阔的上升空间。
而引导居民进行大件垃圾投放,要在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双重标准上下功夫。
制度创新也好理解,关于技术指导,关于分类指南,关于收集和利用标准,关于对大件垃圾处置产业的鼓励,关于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关于大件垃圾再生产品等,都可以是针对的点。
而模式创新,“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在垃圾分类的东风下快速崛起,成为各大社区和居民区等青睐的垃圾回收模式。对于大件垃圾来说也不例外,不过如何让这种模式形成环保和经济双向效益,方便居民的同时提高相关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