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环境”)引入国资战投事宜正处在尽调阶段,持续半年,经历过城通生态、三峡、国投等多家企业,终于在6月14日迎来了“一锤定音”的希望时刻。
公告显示,博天环境公司股东复星创富拟向青岛融控转让其持有的5%博天环境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另外,控股股东汇金聚合亦将其所持有的20%表决权全权委托给青岛融控行使,实施完成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则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引战国资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公告还披露,汇金聚合承诺会积极配合青岛融控或其一致行动人参与非公开发行股票等融资事项,并确保青岛融控或其一致行动人终持有博天环境的股份不低于 27.73%。
资金问题是博天环境联姻国资的一大原因。根据4月30日博天环境发布的《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显示,2019年博天环境实现营收28.55亿元,同比减少-34.16%,实现归母净利-8.31亿元,同比大降549.36%。再从造血能力看,博天环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1亿元,大量收入难以回款,2019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仅为60.36%。
4月29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终止商河县生态水系综合治理 PPP 项目和邵阳市大祥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PPP项目,两大项目总投资12.12亿元。在此之前,博天环境也关停、暂缓、缩减规模建设多个项目,涉及生态水系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预计总投资金额近40亿元。
博天环境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663,045.79元,同比下滑69.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64,018.06元。
雪上加霜的是,自2018年11月起,北京京都汇能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宁波高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股东接连减持,甚至遭遇清仓式减持。
如此境地的博天环境,国资控股能否纾解公司资金等方面的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博天环境成立于1995年,于2017年2月17日,博天环境在上交所正式挂牌,当时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宠儿。博天环境营业的收入曾由3.55亿元增长至19.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89%。随后,借助上市的东风,博天环境也一度冲到了市值200多亿元。
博天环境在污水处理领域曾获得了屠宰废水处理、啤酒行业废水处理、乳制品行业废水处理和煤化工废水处理等机会。2017年,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在业务领域不再满足围绕水务主业不断补全产业链,将业务延伸至监测、土壤、膜组件等领域,将目光投向了环保之外,如健康、生态旅游、环水农业等。
此次牵手国资,除了解决缺钱问题外,博天环境仍怀揣着“横向扩展无边界”的愿景。博天环境称,若后续本次交易得以实施,双方将致力于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机制优势,引入国有企业的系统性风险管理,继续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等,加快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有专业人士指出,虽然博天环境引青岛融控入主仍未确定,但国企主导的时代已然来临,博天环境解困的下一个目标仍是国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