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函表示拟废止《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其中“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的强制要求也随之废止。
此次废止相关文件并不代表对污泥脱水的含水率没有要求。
资料显示,污泥处置是指经过减少水分或去除有机杂质并杀灭病原体后的污泥的终处置,一方面是通过浓缩脱水,尽可能地减少污泥含水率,以方便运输;另一方面确保污泥有机物的稳定性,避免腐化后造成二次污染。
业内指出,“脱水干化”深度减量是污泥处理的重要基础,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污泥的综合利用和终处置。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污泥按其来源分大致可分为给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污泥三类,不同行业不同来源的污泥含水量不同,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脱水处理。
此次污泥处理的变化也意味着我国在这一方面将更科学,由此也会推动污水处理进一步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四条主流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包括污泥深度脱水+填埋(“深填”路线)、污泥干化 + 焚烧 + 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干焚”路线)、好氧发酵 + 土地利用(“好土”路线)、厌氧发酵 + 土地利用(“厌土”路线)。但污泥处理问题仍然存在,其终出路已经跨出了行业本身,要走资源化利用之路,这是业内一直重视和探讨的话题。
“重水轻泥”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中的一大短板问题。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研究制定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其中也明确要加快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是补短板强弱项的难点。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污泥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成本过高是行业主要制约因素,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污泥脱水干化加大污泥处理处置所需的人工、设备、投资、运行消耗。
在补齐短板的年头,我国和各地方也将目光聚焦到污泥处理上,开始多措并举破解污泥处理难题,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加大督察力度,通过多种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资和运营机制,或者对于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置项目给予电费、税收等优惠......
根据E20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测算,到2020年,我国湿污泥(80%含水率)年产生量可达5075万吨,日产生湿污泥(80%含水率)量达到13.90万吨。相对应的市场也将被打开,预计2019-2020年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的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加持下,污泥处理行业在接下来也会越来越走俏,获得更规范、更科学、更广阔、更快速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