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承担的水专项“十三五”“高藻胁迫下梅梁湾周边河道水环境深度改善和良性生态系统构建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以原位超声波高效处置藻类为目标,针对传统超声波除藻技术中电耗高、处理时间长、河道水流快时应用难等问题,构建了一套新型集群式超声波藻类物理原位灭活技术装备。
该技术装备通过集群式设计和布设改进,由传统的单波束改为多波束,由水平发射改为垂直发射,长距离缩短为近距离作业,作业面由单筒式改为平面面板式。四方面创新设计使得超声波能量更为集中,提升了作用效能,达到大面积和快速灭活藻类,使藻类失去浮力和光合活性、死亡并下沉到水底。
同时,通过选择频率适度的超声波,藻类细胞不破裂,避免藻类破壁后胞内物质释放导致二次污染。该技术实现了在25秒内藻类灭活率达53.6%,一分钟藻类灭活率达到99%以上,所耗电能仅4.5 kW,运行成本下降8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该技术装备在无锡市梁溪河综合示范区内开展工程示范,示范长度1.2 km,结合多功能柔性围网导流设施,能够削减53%的河道断面藻类通量,实现梁溪河输入性蓝藻种源原位高效控制,从而遏制梁溪河及其相关支流支浜藻类滋生,为梁溪河蓝藻水华治理、水质深度改善和生态功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该技术装备在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赛场等地推广应用,水质由V类水提高至II类水标准。
原标题:集群式超声波除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助力高藻水体水质改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