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关于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的公示》。
石家庄钢铁的绿色短流程特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上榜——
典型场景:1.人机协同作业;2.工艺流程/参数动态调优;3.智能仓储;4.智能在线检测;5.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6.安全风险实时监测与识别;7.能源平衡与调度;8.碳资产管理;9.市场快速分析预测;10.物流实时监测与优化。
智能制造工厂,目前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已经不是一个新兴概念,但仍算得上是一个新兴产业。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到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而智能工厂,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全生命周期管理,也代表着在能耗和碳排放管控层面的精确监管。如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100%数智化可控、物流配送100%无人化上线、核心指标100%可视化运营,全年能耗能降低20%左右,碳减排规模超600吨。
这也是为什么,节能减排需求除了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的升级改造之外,更多企业开始寻求信息化、数据化的转型,从各个环节“扣”指标。
那么,除了智能工厂之外,短流程炼钢技术,也为钢铁行业带来了“双碳”下的改造新路径。
短流程炼钢具有明显的环保和减碳优势,据悉,短流程炼钢原材料为废钢,跳过炼铁程序,省去了焦化、烧结、高炉等高排放工序,如果动力能源上能再实现清洁能源100%覆盖,则基本能实现零煤、零焦清洁生产,减排规模能达到70%到80%以上,整体能耗也更低。
如河钢石钢设备能源中心,新厂区投产后吨钢综合能耗降低62%,吨钢水耗降低46%,碳排放量至少减少52%。
《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公示,工信部也曾于8月底回复,编制完成后,将适时对外发布。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将支持“有序引导短流程炼钢”,出台差别化产能置换支持政策。
近期,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透露,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即将向社会公布。工信部也在12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了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从产能置换,到兼并重组,再到智能化升级,技术工艺创新,每一步都需要走出更铿锵的步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