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年末盘点土壤修复市场丨“十四五”开局之年行业竞争呈现三大特点 重点关注四大趋势

资讯中心


年末盘点土壤修复市场丨“十四五”开局之年行业竞争呈现三大特点 重点关注四大趋势

2022-01-13 10:07:52来源:中国固废网 赵利伟 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壤污染治理阅读量:19684

导读:从某种程度上看,“十三五”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推动,实际上是为土壤修复市场进一步打开和良性发展铺好了路。结合我国新发展理念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等目标,预计土壤修复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作为环保细分领域的重要一环,蛰伏多年的土壤修复市场有望在“十四五”时期“翻身”。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正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热点。
 
  据2021年11月4日央视财经专题报道,随着我国对土壤环境监管和治理力度的加大,如今不少曾被污染的土壤正在逐渐得以修复。截至2021年7月,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已出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及技术导则、资金支持方案,与此同时,全国多个省市也提出了土壤修复的发展目标,例如,北京提出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和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安徽省则提出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和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指出,“国家在污染场地的调查和信息公开方面加大了力度,在国家要求下,各省市基本都对外公开了污染地块的名录,名录采用动态更新,完成修复就可以移出。”我国“十三五”首次将土壤环境质量纳入指标考核体系并定为约束性指标,加之部署首次全国土壤详查及全国土壤监测网建设、先行区以及试点示范等工作,显著地带动了市场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以更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提出了具体要求。1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就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的实际问题,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
 
  政策的层层加码促进了需求的释放,也让土壤修复市场进一步打开。
 
  “十四五”土壤修复行业或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事实上,自《土十条》拉开了土壤污染治理的序幕以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土壤污染防治等相关政策与市场已频频发力。
 
  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为土壤治理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时间表。2017年被业内称为“土壤修复环境政策爆发年”,继国家发布“土十条”之后,全国31个省份均相继发布了地区的“土十条”。此后《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7年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在“土十条”及《土壤污染防治法》两大纲领性文件指引下,我国基本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管理框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20年是我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收官之年,与土壤修复工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各项政策制度在这一年加快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推进,国家土壤环境管控与修复示范工程陆续完成,法规、标准、政策的相继出台,不断推动着土壤修复行业的快速孕育成长。土壤修复行业不仅有法可依,而且也有了明确的目标计划。从某种程度上看,“十三五”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推动,实际上是为土壤修复市场进一步打开和良性发展铺好了路。
 
  “十三五”时期,土壤修复项目数量和市场规模的增加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订单总额接近60亿元,2017年,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订单总额激增至250亿元左右,并呈逐年递增态势,到2024年,有望达到860亿元。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目前仍在起步阶段,未来市场规模还将保持长期增长态势。
 
  “十四五”时期将是备战后的大发展时期。2021年作为“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下,土壤修复行业仍将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仁芳曾指出“我国土壤资源家底不清、状况不明,严重制约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沈仁芳表示,全国土壤“全面体检”计划于2022年—2024年实施,将对全国范围的土壤进行“摸家底”,查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肥力特征、土壤障碍及健康状况,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明确粮食产能提升路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土十条”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将由2020年的“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扭转为“稳中向好”,结合我国新发展理念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等目标,预计土壤修复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当前土壤修复市场竞争呈现出三大特点
 
  国家在相关政策支撑方面连出重磅,给行业提供政策加持,在一系列连续性政策推动下,当下的土壤环境修复市场呈现如下3个方面的重要特点。
 
  一是市场热度增加,企业迅速入场,竞争趋同化特征加强
 
  2021年以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本地化现象呈现突破局势。据土行者对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土壤修复市场招投标项目统计显示,安徽省的土壤修复项目异地企业中标占比已经高达63%。同时,2021年中标额在1亿元以上的土壤修复项目也有不少被异地企业斩获,如重庆市重钢炼铁厂场地污染土壤修复项目被湖南省首家A股上市环保企业永清环保与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恩菲以联合体形式斩获,该项目中标额约2.21亿元;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被202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北京建工修复拿下,中标额约1.76亿元。此外,北京高能环境、江苏大地益源、广西博世科等业界知名企业也都有异地中标的亿元以上项目。
 
  本地化现象的松动,也受到国家区域化布局的影响。伴随“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推动下,区域化布局已经成为环境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土壤修复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亦出现类似的布局趋势。例如北京建工修复近年不断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川渝等地落子布局,据观察,2021年,北京建工修复至少在安徽合肥、广东中山、深圳特区,以及山东淄博、青岛等地陆续中标多个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项目,不断加大其在高潜力区域的市场开拓力度。
 
  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和土地需求影响,除个别地区之外,全国多个省份项目持续释放,市场持续向好。不断升温的土壤修复市场也吸引着多方企业纷纷入局,土壤修复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天眼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经营范围含土壤修复的企业有21422家,近1年内成立的有3456家,约占16%,近5年内成立的有17091家,约占80%,其中不乏跨界转型的老牌企业。行业新进入者中,尤以大型央企及省级环保集团等国资企业最为瞩目,且随着土壤环境要求趋严,地方城建集团亦加快布局。
 
  在此背景下,相关从业企业的趋同化特征加强,要取得长足发展,势必要求企业在战略布局及专业技术能力上不断提升。而以修复为主的企业,由于多年的纵深布局策略以及技术实力,在市场中始终占据竞争优势。如北京建工修复近年持续聚焦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水环境与矿山等生态修复两大业务格局,积极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强化土壤修复咨询、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以及企业运营管理系统服务能力,深化市场“一地一策”战略,优化市场布局和资源配置;同时强化技术创新,形成了综合全面的技术体系,掌握包括热脱附、土壤淋洗、常温解吸、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生物化学还原、气相抽提、土壤深层搅拌等关键技术,可满足多种类型的复杂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需求,在国内场地修复领域有着相当强的综合技术实力。
 
  总体来看,长期耕耘该细分领域的龙头领跑企业,仍然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力量。大量的中小企业以及外来者更多以提供专业服务的定位分布在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能力突出的企业有机会成为产业供应链上的一环。不难预见,在未来的市场争夺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及同质化严重的企业将遭到淘汰。
 
  二是“减污降碳”背景下,土壤修复技术面临迭代升级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环保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显著,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土壤修复在降低土壤污染的同时更需要考虑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在此背景下,加快研发更多符合要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至关重要。
 
  未来,土壤治理要突出“低碳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修复增效、增收、增绿、减排的多重效果。从当前来看,土壤修复领域要真正践行“减污降碳”行动,就意味着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而这也必然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目前很多行业内企业都在不断探索的积极实践中。
 
  以北京建工修复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政策的需求,建设面向世界、引领行业的核心技术研发高地,着力打造“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综合全面的技术研发体系。其多项技术获得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机构的高度认可,其中入选原环境保护部环境技术名录、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国家重点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设备)共33项。
 
  在“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成为未来土壤修复技术的关键竞争点,当前的土壤修复技术需要快速迭代升级,才能满足下一步降碳减排与污染物协同治理的需求,拥有重点研发平台及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的企业,将抓住机会,有望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三是政策驱动激发内生动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对行业的资金扶持也在持续推进。数据显示,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数达90.89亿元;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执行数为65.35亿元;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为65亿元;其后每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均保持在35亿元以上。

 

数据来源:财政部预算司
 
  第一财经曾在其报道中指出:“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土壤修复潜在总市场空间合计将超过5.2万亿。随着华东、西南等地详查和治理方案制定的完成,修复需求逐步明确,有望支撑2020年以后的市场增长。”然而,实际上的市场数据统计显示离此目标相距尚有一定偏差。
 
  同时,行业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水、大气、固废治理行业相比,土壤修复行业积极性不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污染底数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短缺等,同时治理措施粗放、不规范竞争等问题制约了行业规范化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思路,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人居环境安全出发,结合实际精准施策。预计未来,市场需求仍是以一种较理性甚至保守的节奏分阶段、分情况、分地区地释放。
 
  在潜在市场空间与目前实际市场投资总额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够看到,从现有条件看,土壤治理领域因其特点不会在短期内迎来“井喷式”增长。回报模式和资产属性两大基本要素,决定了土壤治理是否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实际上,土壤修复市场利好会是一个逐步缓慢释放的过程,未来,企业更需要驱动内在发展动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革新,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理性发展。
 
  面向“十四五”修复企业更应关注以下层面
 
  在系列政策加持,全国各地治理需求增多,市场释放项目数量攀升,竞争态势日益激烈的当下,土壤修复细分领域企业更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
 
  当前土壤修复行业商业模式单一、资金问题突出。土壤修复工程多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该模式对承包方而言资金风险较低,但对业主而言资金压力较大,且易导致经营生产的不稳定,长期来看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未来,行业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的探索实践,“土壤修复+”等多元化模式开始出现,如“修复+开发”、“系统治理+开发(EOD)”模式或将为土壤修复带来新的增长点。目前土壤可持续修复与园林景观、流域治理、垃圾填埋场治理等呈现融合趋势。由于土壤修复从技术及属性上,与更加广阔的环境修复范畴具备共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企业将业务扩展至农田修复、矿山修复、水环境修复、油田修复、盐碱地修复及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修复等,而这也更契合国家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大方向。
 
  北京建工修复、高能环境、中科鼎实、中节能大地等较早进入土壤修复领域的企业均进行了相关领域的布局探索。2021年,建工修复在专业方向进一步发掘市场机会,发挥技术和工程协同优势,在南京燕子矶新城建立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应急处置中心,系统化解决区域污染防治难题。12月,建工修复承接云南省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依托材料研发成果,探索将磷石膏应用于土壤改良、矿坑充填等,打造“固废利用+矿山修复”样板。
 
  此外,建工修复还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场地调查评估及修复治理为切入点,通过资本、市场与专业的结合,共同探索区域环境综合管理服务模式,重点提升运用服务能力。探索环境治理项目与经营开发项目组合的开发模式与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倡导的开展EOD模式创新不谋而合。
 
  未来随着“系统治理+开发”项目机会的不断涌现,对行业企业服务与融资能力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要求,或将带来两大变化。一方面,或将推动从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大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修复以及土地开发等项目上的联系与布局,使企业由单一的土壤修复服务商向城市、乡村或工业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转变。另一方面,具备资本运作能力和产业整合实力的企业将抢占先机,行业竞争将呈现综合性特点,甚至推动行业加快进入整合期。
 
  二是“十四五”时期,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土壤修复这个广为看好的市场吸引了大批企业涌入,由此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衍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地方保护主义、低价竞争等等。要保证未来市场的良性发展,尤其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具体体现在行业龙头企业对项目质量的把控以及对市场良性竞争的促进上。
 
  从短期来看,土壤修复市场仍将呈现龙头企业全国布局大项目、地方企业合作完成中小项目的局面。龙头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至关重要,而企业的经验、资质、综合技术能力、资金实力是市场能力的重要支撑。
 
  三是“双碳”目标下,关注未来技术发展应用新领域
 
  面向要落地百亿级的市场,相关企业想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没有创新性的技术作为支撑是万万不能的。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环保及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邵琳琳指出,技术领先、拥有较大平台的土壤修复头部企业更具备优势,尤其是一些国企央企。在目前阶段,产业链条中能够提供较好产品的公司值得重视,另外,在技术升级路径上长期耕耘的企业或许会赢得更多机会。
 
  未来,对技术提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设备国产化的需求仍然较大;另一方面,对精细化、智慧化、绿色高效技术研发应用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包括低成本、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原位水土共治、风险管控及配套的监测管理、在产企业修复、技术耦合等,能够在技术中得到突破的企业将占领发展新高地。北京建工修复积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产品、技术、大型装备系统的研究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成果。由该公司牵头研发的污染土壤快速淋洗技术,依托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系统的智能控制,打破了国外对淋洗技术的垄断,极大提升了污染土壤处理能力,实现污染土壤减量浓缩70%以上,体现了科学高效、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其关键核心设备“智能上料机器人”将配合5G智慧修复车间的场景,正式在修复工程中应用,推动我国污染土壤修复进入工程机器人时代;由其独立开发的一体化场地智慧管理服务平台——生态环境数据管理系统(ECO)汇总形成生态环境数据库,构建个性化的工程智慧控制与指挥中心。
 
  “双碳”目标下,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正在进入科技和智能时代,土壤修复技术将迈向智慧化与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全新发展阶段。以北京建工修复为代表的企业,借助智能控制与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使土壤修复技术装备的整体运行效能获得了质的提升,在未来技术发展应用方面占据竞争优势。
 
  四是关注重点释放需求的细分市场,如农用地修复
 
  伴随着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不同用地类型的项目数量也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企业需要紧跟国家相关战略部署,敏锐捕捉可能重点释放的细分市场。
 
  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下,农村土地修复项目有望热度提升。根据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每年将给农村建设带来超过3000亿元的新增资金,其中多项重点支持范围涉及土壤与生态修复等。
 
  另据统计,从项目数量来看,2020年除水域用地类外,各类型工程类项目数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农用地类土壤修复工程项目数量占比42.37%,超越工业场地类项目,成为年度数量最多的项目类型,较2019年同期增长232.94%;工业场地类项目数量增长放缓,较2019年同期增长8.62%;公共管理/服务用地类、矿山/废渣类、其他类项目数量也有显著增加。
 
2019-2020年工程及咨询项目不同用地类型的项目数量和项目金额分析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制表:E20研究院、中国固废网
 
  行业头部企业在农田修复方面也早有布局,以北京建工修复承接的会东农田土壤改良项目为例,该项目是我国迄今治理面积最大的农田土壤改良项目,获国家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也是落实《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民生项目,涉及治理与改良的受重金属污染农田面积6000余亩。项目通过综合考虑库区移民安置、农村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提升当地居民收益。
 
  此外,虽然工业场地修复占比有所下降,但由于城市工业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污染问题等,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土壤修复仍将紧抓工业场地修复不放松,工业场地污染治理修复仍将是行业相当重要一环。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国家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绿色GDP等方面,规划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为环境修复产业提供了更多服务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多年来缓慢发展的土壤修复市场能否趁势而上,我们且拭目以待!(注:原文有删改)
 
  原标题:年末盘点土壤修复市场丨“十四五”开局之年行业竞争呈现三大特点 重点关注四大趋势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国务院批复《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要加强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重要江河源头,以及冰川、冻土、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保护修复。
      土壤修复土壤污染防治
      2024-04-26 09:47:28
    • 扭亏为盈!永清环保2023年归母净利润7985万元

      2023年,永清环保实现营收6.46亿元,同比下降9.47%;归母净利润798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154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永清环保土壤修复垃圾焚烧
      2024-04-24 13:23:01
    • 蒙草生态: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4.71%,生态修复业务迎来历史机遇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的主战场有“两个半”在内蒙古,作为内蒙古唯一的生态修复类上市公司,蒙草生态面临着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8.94亿元,同比下降14.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34.71%。
      生态修复土壤修复
      2024-04-24 11:02:07
    • 建工修复:2023年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3.61%,为三年来最高水平

      2023年,建工修复实现营业收入124,661.03万元,近三年收入整体规模保持了增长,其中“固废利用+矿山修复”业务成为表现亮眼的增长点,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3.61%,为三年来最高水平,资产负债率降至55.46%。
      环境修复土壤修复
      2024-04-23 10:25:32
    • 博天退市后,东方园林亏损超50亿面临退市风险

      继博天环境宣布退市后,曾经的环保明星股,东方园林发布了《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性公告》,透露公司或将面临退市风险。
      园林绿化土壤修复
      2024-04-22 08:54:13
    • 东方园林:2023年度净利润约-50.83亿元

      东方园林《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营业收入约5.69亿元,同比减少8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0.83亿元。
      东方园林园林绿化土壤修复
      2024-04-21 13:20: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