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附件: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2022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2040年前力争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结合固原市高碳排放的产业现状和面临的碳减排严峻形势,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攻关,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固原市委市政府“双碳”目标及“双控”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为固原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布局,系统谋划。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优化项目、平台、人才、园区、企业、金融等各类创新资源配置,分阶段分步骤统筹推进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示范。
——聚焦瓶颈,重点突破。围绕重点行业领域碳减排技术瓶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好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培育主体,示范带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技赋能碳减排动力,提升高校、科研院所支撑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带动全区绿色低碳发展。
——开放合作,协同联动。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东西部科技合作力度,构建碳减排对外科技合作新模式,汇聚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吸纳顶尖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技术协同攻关。
(三)行动目标
到2025年,初步构建固原市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节能降碳等技术有所突破,支持打造1至2个碳中和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培育2家绿色低碳创新型企业,培养引进1个以上绿色低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低碳科技成果。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前引导”等方式,面向全国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凝聚各方科技创新力量,推进“三绿”(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产业科技攻关。加快绿色能源开发技术攻关。开展光伏与风电制造技术、生产性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及服务业。开展氢能、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扩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新领域,开展可再生能源智能运维、智慧电厂与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提升可再生能源供应基础能力,努力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围绕能源、化工、冶炼、建筑、交通等行业减污降碳需求,支持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应用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能高效利用等技术,加强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及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支持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多技术单元集成创新,研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装备和服务,加强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提升、运维能源管理,实施智能交通等电动化、高效化、清洁化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加大生态固碳和增汇技术攻关。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农业提质增效、碳氮减排、秸秆循环利用、高效低排绿色饲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排固碳等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固碳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及碳汇资源管理、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汇开发技术研发应用。
(二)开展绿色低碳先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行动
聚焦固原市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能源、化工、冶炼、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整合市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转移转化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通过转让、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先进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在市内转化应用。围绕产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需求,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强氢能、光伏、风电多能交互清洁能源示范,促进重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城市、社区(乡镇)、园区开展近零碳排放、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示范,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三)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行动
依托“双碳”领域国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固原市“5+4产业”开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服务;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整合市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和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支持组建“固原市新能源研究院”。
(四)实施绿色低碳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行动
增强科技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动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家树立绿色低碳意识,开展企业家创新创造培训,激励企业家勇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争当绿色低碳方面“敢创新、愿创新、能创新”的实践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求,大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培育遴选产业“绿色化”特点鲜明的绿色创新型示范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加快发展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家、自治区和固原市绿色低碳重大创新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打造率先实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引领固原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五)实施绿色低碳应用基础研究行动
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聚焦新能源、现代化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六)实施绿色低碳对外科技创新合作行动
加强东西部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大院大所、发达地区创新主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交流,支持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绿色低碳发展集聚高水平研发团队和优质创新资源。突出企业合作主体地位,健全“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合作模式,构建稳定长效合作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东西部绿色低碳科技合作。
(七)实施绿色低碳专业人才团队引育行动
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并重,在绿色低碳领域培育组建创新团队,坚持自主培养遴选培育一批潜力大后劲足的青年科技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领军人才。坚持人才以用为本理念,支持企业创新方式“引才引智引技”,在可再生能源、节能降碳、绿色增效等方面精准对接柔性引进一批市外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和技术经纪人才,对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推广应用有突出贡献的一线科技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表彰奖励。
(八)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学普及行动
坚持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学普及与绿色低碳技术科技创新并行,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科技活动周、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和载体,宣传科技推动绿色发展、引领低碳生活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营造节能减排低碳科技创新环境氛围。推动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基地。推进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向公众开放科普资源。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引导支持公园、书店、图书馆、医院、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增加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宣传设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传播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统一部署和顶层设计,建立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工作合作推进机制,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紧抓行动方案落实,共同加大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营造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氛围。县(区)科技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强化政策联动,组织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推进行动方案有效落实。
(二)加大科技投入
发挥部区会商、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作用,汇集市内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和资源,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采取“前引导+后支持”方式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出效率,实现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三)强化评估监测
建立方案实施评估机制,根据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特点,结合实施效果评估、技术发展新动向和碳排放数据监测等,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强化考核评估结果应用。及时发布方案实施进展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迭代完善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方向。
附则 固原市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