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土绿化持续推进。
深入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增色添美、更新改造、补植抚育、融合调整、扩面增绿”五大行动、“留住乡情,美丽乡村”村庄绿化提升行动和生态廊道建设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2.7 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50%;封山育林11.4 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1.4%;退化林修复5.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51.8%;森林抚育10.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61%,均超序时进度。启动国土绿化空间编制工作。开展林业碳汇项目试点,组建森林碳汇工作小组,开展森林碳汇资源本底调查和基础数据统计研究,六安市首个林业碳汇试点项目在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顺利落地。
02 森林生态持续优化。
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专项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 8 个,剩余25个正在有序推进中。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19个自然保护地勘界成果,完成《龙井沟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铜锣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报批工作,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强化野生动物场所监督管理,对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持续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保持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林地资源管理,持续高压开展森林督察和打击毁林专项行动,上半年共计查处林业行政案件 226 起,罚款181余万元,恢复林地3.7115 公顷,补种树木12361株。
03 林长制改革持续深入。
围绕全面实施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五大森林”行动,分析、细化、分解林长制年度考核目标,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全力争先进位。印发《六安市2022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拟定《关于提升林长履职效能的若干举措》,实施市林长制智慧平台(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林长履职机制。制定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方案,积极申报全省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
04 林权动能持续释放。
深入开展林权调查登记发证试点,进一步释放林权权能。出台油茶产业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务实举措推进林业主导产业发展。实施“竹产业节节高”行动,完成新建高效材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示范基地 4700 亩,新建竹产业初加工示范园区 2 个,引进国内竹产业具有前沿引领技术影响力的龙头加工企业2 家,竹林面积稳定在 103万亩,综合产值26.6亿元。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2 处,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家。上半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364.05亿元,同比增长31.78%,产值增速居全省前列。
原标题:六安市“四个持续”守护绿色屏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