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形容词之一,土地一直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在几千年的岁月变迁中,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给予了中华儿女生存繁衍的空间场所,人们在上面建造房屋、收获粮食……土壤作为土地上的主要物质,关乎生态环境,更关乎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肚子。因此,开展土壤普查就变得十分重要。
1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工作通知,通知指出,要确保高质量完成土壤普查任务,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支撑。
重庆市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号召,于4月11日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
《通知》明确将全域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的土壤作为普查对象,并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林地、草地,同时展开对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专项调查。《通知》还规定,此次普查内容包括了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等。
《通知》要求,“土壤三普”工作要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工作进度共分为三个阶段:2022年启动普查,并在江津区和南川区开展试点;2023—2024年全面开展普查,外业采样于2024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
《通知》还指出,各部门单位要在组织领导、经费方面为此次土壤普查提供充分保障,形成高质量土壤普查成果,包括全市及各区县要形成土壤普查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等,完成土壤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酸化土壤分布图、特色农产品产区土壤专题调查图以及高标准农田土壤专题调查图等。《通知》要求,全市要建成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各区县可结合实际开展有关专题调查,形成本地的普查专项成果,有条件的区县也可建立土壤样品库。
正如,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耕地质量处处长杨守正所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这就有必要开展全国土壤普查。”此次重庆市“土壤三普”工作的展开,将对重庆的土壤结构和质量等情况形成充分的了解,对于这座“山城”因地制宜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标题: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重庆在行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