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余姚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措并举,着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初显成效。
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为多样性生物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
全市建立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四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截止2021年底,林业用地面积1007286亩,森林面积955207亩,森林覆盖率42.3%,森林蓄积量2929367立方米。市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穿山甲等和二级保护动物河麂、貉、鼬獾、豹猫、红嘴相思鸟、眼镜王蛇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银缕梅等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钱松、榧树、长序榆、榉树、金荞麦、香樟、野大豆、毛红椿、野菱、香果树、七子花等,这些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均得到严格保护。并以栖息地保护为重点,建立了余姚市级三个野生动物保护小区三个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在东岗山省级森林公园开展人工繁育獐野外放归活动。严禁猎捕采摘各类野生动植物。对一起采摘野生兰花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一案,举行全市首例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通过以案释法,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法律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规定和国家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决心。
二是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全民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0年正式成立了余姚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承担全市范围内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作做好对伤病及幼小野生动物的救助工作。自2015年以来,救助领角鸮、猴面鹰、鳄鱼、穿山甲等保护动物767只,对本地物种救助成功后放生,对外来物种如阿根廷黑白美加蜥蜴送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积极创新举措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举办了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的放流活动,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优化水域的渔业群落结构,实行“渔政执法+群防群治”的新型管理模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资源保护,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强执法有效性。同时做好野生动物管理和防疫管控工作。
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引导鼓励全民行动。
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爱鸟周、科技宣传周等重要公益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野生动物救助站救助、放生野生动物等活动形式,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宣传,并对猎捕、贩卖、经营野生动物行为坚决予以查处。拓宽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途经,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专题活动等形式,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推动我市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教育的凤山小学积极申报宁波市级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提高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原标题:宁波余姚市多措并举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