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已成为全球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一直以来,广东省都格外重视氢能,并将氢能和燃料电池列为优先发展产业,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前不久印发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拟“抱团”打造示范城市群。
为确保《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更好的落地实施,继出台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相关文件之后,2022年9月21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下称《规划》)全文。
“十四五”期间,广州市氢能基建将重点完成哪些目标?又有哪些对应的举措?
制氢:新建制氢站1座,满足6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车运行用氢需求
广州及周边地区目前具有较好的氢气制备条件,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良好,目前已有广石化、广钢气体、林德等氢气生产企业。截至2020年,广州已经形成3500吨/年的供氢能力。与此同时,已经有多个企业准备利用部分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电网谷期低成本电力来开展电解水制氢,逐步扩大“绿氢”制备占比。
2021-2025年间,白云、黄埔、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将分别新增制氢加氢合建站1、5、1、3、2、1座;规划实施后,广州将建成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以60公里最优供氢距离考虑,能够保证基本覆盖整个市。
储氢:建成1-2座储氢站
目前普遍采用的气态氢运输方式存在较大的瓶颈,单车最大运送能力仅为300公斤,且经济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150公里;液态氢、有机质储氢及固态储氢技术尚待突破,这些都将制约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打通制氢厂、燃料储罐、加氢站、氢燃料重卡运输、氢能源车等各方数据,实时获取各项监测预警信息;研发并建设更加先进的制氢、超高压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质储氢等多种形式储氢、加氢技术及项目。
加氢:累计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开展1-2座制氢加氢合建站建设
截至2021年4月,黄埔区作为示范区已建成加氢站5座。在公交、冷链、环卫等领域。广州专用车、物流车、公交等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量近200辆,累计安全平稳运行超过160万公里。
广州将基本形成较为全面的加氢站网络:覆盖广州市内主要干线,环线加氢站17座、南北向高速加氢站38座、东西向高速加氢站18座;在广州-东莞-深圳、广州-佛山-阳江、广州-中山-珠海的高速公路上布局加氢站,与主要干线上的加氢站布点,形成氢能走廊;物流中心加氢站;市政环卫中心加氢站。
接下来,广州还将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目前政策覆盖不到的部分,结合氢能产业发展需求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切实做好氢能项目发展资金支持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