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北京市生态环境状态已明显向好,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在这背后,生态环境标准这一“幕后功臣”功不可没。2022年10月26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北京市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
会议介绍,北京市高度重视标准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由“两个层次、九个重点领域”构成的生态环境标准新体系,涵盖现行有效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111项,基本形成了国内最为严格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九个重点领域、111项现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结构框架就已初步明确。之后,北京市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不断拓展和优化,逐步形成了包括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环境噪声与振动、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等要素,分为强制性、推荐性两个层次,涵盖排放标准、监测方法及技术规范等多种类型的标准体系。
“九个重点领域”则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核与电磁辐射以及其他等九个领域。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生态保护为今年扩展的两个重点领域。
“就像运动员追求更好的成绩一样,北京市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也在努力朝着‘更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更匹配环境保护发展、更衔接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建设和体系’的目标靠近。”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处处长介绍称,“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市基本形成了国内最为严格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发展规划》要求,北京市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41项重点生态环境标准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其中的13项,包括《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发展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至此,北京市现行有效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累计111项。
国内最为严格的大气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今年冬奥会、二十大期间,“北京蓝”多次刷屏,也离不开生态环境标准的支撑引领。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介绍,在不同治理阶段,针对重点行业、主要产品等,聚焦氮氧化物、VOCs等主要污染物,先后出台了42项大气类环境保护标准,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998年北京市就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相当于欧Ⅰ与欧Ⅱ标准的《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源头减排方面,实施最严格的车用油品标准,现行的京6B油品标准世界领先;制定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VOCs含量限值标准》,同时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加强抽检,大力推进低VOCs原辅材料在生活、生产活动中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VOCs的无组织排放。
在末端治理方面,先后出台炼油石化、工业涂装工序、印刷、木质家具制造、有机化学品制造、电子工业等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VOCs排放限值,引导企业加快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治污水平。
2021年,北京市VOCs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超过一半,在有利气象条件下,北京市实现PM2.5与O3双达标,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