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构建碳遥感监测体系。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卫星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初步建成监测要素基本完备的生态环境卫星体系,卫星遥感应用由“查证式”为主转到“发现问题”与“查实问题”并重。重点突破可见光、红外、高光谱等高性能探测、高精度定标关键技术,提升雷达、激光等探测水平,鼓励发展商业模式小卫星星座。实现监测范围从重点区域向全国拓展,监测频次由年、季向月、周、日提升,监测业务由典型应用向高精度监测和定量化评估拓展。统筹推进全国生态环境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处理、产品生产和共享服务,开展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鼓励和推动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及商业公司开展遥感卫星、数据平台和应用能力建设。
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响应快速、天地融合的生态环境卫星体系,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监测到会诊、评估到预警的转变。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监测到会诊、评估到预警的转变。发展高轨高光谱、快速多体制等遥感手段,形成高低轨组网、多手段融合的全天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能力。实现监测范围从全国向全球拓展,监测频次由月、周向天、小时拓展,监测业务由高精度监测、定量化评估向高时效监测、高可靠运行拓展。创新发展飞秒激光探测、全天候大气探测、高精度水体和土壤环境探测等新型遥感手段,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规划》全文见附件↓↓↓
原标题: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卫星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